《医宗金鉴》伤科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e88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全面梳理《医宗金鉴》中有关伤科的论述,重点分析和研究其核心理论与实践方法体系,为《医宗金鉴》伤科学术思想的相关系统研究和临床应用推广奠定重要的基础。方法:论文应用文献学研究方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在简要论述《医宗金鉴》的编撰背景、成书经过、作者生平、版本源流、学术传承与后世影响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对其伤科学术思想、诊疗理念进行系统提炼和整理研究,从病因病机、辨证体系、治疗原则、正骨手法、用药特色、辅助器具等进行了多层次地重点阐发。结果:①诊疗理念:可概括为理论与实践并重、内治与外治相辅、局部与整体兼顾。②核心学术思想是:提倡“筋骨并重”,并把其贯穿于分型辨证、治疗原则、手法诊治、药物处方等临床论治的整个过程中。③创立“正骨八法”:将正骨手法总结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大法,为后世中医骨伤科手法治疗积累了宝贵经验。④创新正骨辅助器具:强调外固定在伤科学治疗中的重要性。其对脊柱骨折的整复和固定器具的革新完善,在当时世界医学史上处于领先地位。⑤伤科用药特色鲜明:主要体现于重视内外兼治;提出“损伤之证专从血论”;认为内伤之证,“败血必归于肝”。⑥创立了众多科学的原始解剖图谱:对人体全身骨度尺寸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注解,为刺灸和整(正)骨提供了可参考的解剖学依据。结论:《医宗金鉴》是我国有历史记录的第一部政府统编医学教材,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及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医伤科学研究领域,《医宗金鉴》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中医伤科学术思想理论与实践方法体系,对我国清以前中医伤科学术思想,从基础理论、诊断、辨证、正骨器具、治疗手法、临床用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提炼,对后世中医伤科学术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做出了突出贡献。
其他文献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于汤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论述颇多,记载也很细致,为我们指出了汤药煎煮时的许多问题和服药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这些方法一直为历代医家重视并加以
上海市2007年1月至10月打击入民宅盗窃犯罪的统计资料显示,来沪人员作案突出,尤以安徽、江苏、贵州、四川、湖北等地人员居多,不同地域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法有不同特点。当前对
设置苹果(Malus demestica Borkh)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单作与间作栽培处理,通过根箱试验研究种间互作对苹果、白三叶根系生长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种间互作导
本文依据物理界面层模型讨论了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润湿现象,提出了润湿系数表征表面活性剂在多孔介质孔隙表面的润湿能力,并研究了润湿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
对2009-2013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的488篇地理教育类论文,从被转载论文的数量、来源期刊、栏目设置与论文内容、论文作者来源地、作者来源机构、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针刺腧穴治疗相比较。从而为治疗该病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探索出小针刀治疗该病高效的临床路径,以求能推广实施
目的:通过针刺颈性眩晕患者的双侧攒竹、睛明穴,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值为客观指标,分别观察两穴对椎-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其效应的差异性,为临床合理选穴提供客观依
目的:确定翻白草三萜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齐墩果酸和总三萜类成分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药材以18倍量75%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10倍量提取1 h,第二次
目的:观察针刺人迎穴对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探索针刺人迎穴治疗面瘫后遗症是否具有提高疗效的作用,为提高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开拓新思路。方法:将60例面瘫后遗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犯罪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未成年犯罪问题不仅是我们国家在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未成年人犯罪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