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莫里森《爵士乐》的爵士乐主题探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12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莫里森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代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作为非裔美国女作家,莫里森的写作专注于黑人的生活及历史根源。《爵士乐》出版于1992年,以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为背景,是展示黑人精神生活的典型小说。从表面上看,《爵士乐》展示了黑人的情感生活,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那一时期非裔美国人的精神创伤,小说记录了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界30年代这一时间跨度,经历了美国奴隶制,南方重建以及大迁徙。爵士乐同时是一种音乐形式,其中饱含着迷失、自由、爱与和谐的情感,这一音乐主题同非裔美国人的情感变化及经历相似。在本论文中爵士乐作为这一音乐主题来解析《爵士乐》这部小说,就像一首演奏的爵士乐一样,演奏出非裔美国人的创伤、唤醒自我意识并指引出充满爱与交流的光明世界。本论文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托尼·莫里森的生平及成就,介绍了莫里森及作品《爵士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章是论文的理论部分阐释了爵士乐的定义特点以及爵士乐的历史背景和本质特征。第二章到第四章是论文的主旨部分,从爵士乐主题切入,每一章的解析都是爵士乐演奏的一部分。从前奏、独奏到合奏,都暗喻着黑人自我认识的成长。第二章探讨了《爵士乐》迷失、蓝调的主题,既有对历代黑人黑人所遭受的奴隶制的描写又有小说主人公对母爱的缺失、夫妻感情疏离、文化传统失落和白人文化主导的迷失。这一带着悲痛迷失的主题恰如一曲蓝调的诉说。而莫里森在此也扮演着蓝调歌手的角色,以作品为歌声为黑人吟唱。第三章从爵士乐的独奏入手解析黑人们在经历了迷失后所体会到的自我寻找与自我觉醒,这同独奏中寻求自由与自我实现这一主题相似。第四章是以爵士乐合奏中的爱与和谐为主题分析最终黑人们的团结和相互关爱,唯有团结合作才能演奏好合奏,也唯有爱与和谐才能使黑人走出迷失找到文化之根。最后一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
其他文献
的许多学校,校园网络的建设和教育资源的开发也进行得如火如荼。硬件的建设为教育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及简便的获取方式才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内容与实
民国时期灾害频发,大灾所及,赤地千里,肆虐着无助的人们。灾害打击下的民生更让人触目惊心.令人不寒而栗。灾害造成了粮食的严重短缺,使灾民生活维艰,只能以代食品充饥,甚至卖妻鬻子
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步骤。通过对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发展现状
本文以葫芦丝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推广与运用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收集资料和实地考察法的方法和原则。从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亲身去到小学校园。将葫芦丝带到小学生
<正>在塑造国际知名品牌的进程中,全聚德还在路上到海外去!海外正成为饥饿的中国餐饮企业面前诱人的一道大餐。早在2011年,商务部在《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餐饮业科学发展的
<正>近年来,国内各家电视台都十分注重新媒体的发展。但是,重视并不意味着新媒体的发展就会水到渠成。首先,目前大多数电视台新媒体的发展可能会受到许多限制,例如很多新媒体
介绍了铸造车间除尘系统的调试方法 ,通过观察风机电机电流的变化情况来监测除尘系统风量、风压的方法以及当除尘系统压力失衡时应采取的措施
有限责任的人为设计、二战后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立法者由被动转为主动的立法为一人公司的产生创造了制度动因、经济动因以及法制动因。公司法公司注册资本的改革为一人公司带
<正> 近年来,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颇多,各种非手术疗法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了普遍临床应用。我院于1990年10月~1997年1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胆囊结石850例,取得了满意
<正>40集电视连续剧《木府风云》和观众见面以后,有说它是"纳西族孝庄故事"的,有说它是"纳西王室宫斗故事"的,也有说它是"纳西灰姑娘传奇故事"的,许多媒体则把它定位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