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对创业板IPO抑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10474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是一个投资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而狭义指对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丰富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是对我国现有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   号称中国“纳斯达克”的我国创业板在2009年10月30日正式运营,其“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的特点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的发展,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添砖加瓦。   IPO作为风险投资机构最主要的退出形式,历来为风险投资机构所重视。作为积极的投资者,在培育成熟的企业上市过程中,风险投资机构将全程参与到公司管理以及对承销商、承销时机的选择上。因此风险投资机构势必会对IPO产生相应的影响,这影响主要表现在IPO抑价上。   IPO抑价是一种在世界各国都非常普遍的现象。一般来讲,成熟的股票市场的抑价率通常相对较低,不超过20%。而我国IPO抑价率则远高于成熟的股票市场。过高的IPO抑价造成了我国一、二级市场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大量资金聚集在一级市场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发行效率的低下,同时,新股的发行会吸引二级市场资金流向一级市场,导致二级市场股价频繁波动,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本文研究风险投资的介入对创业板IPO抑价程度的影响。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并未拘泥于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而是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接下来的实证分析中通过对创业板2009年以及2010年上市公司的IPO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部分提出的结论。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并针对目前创业板以及风险投资行业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本文的新颖之处在于,创业板创立时间较短,从风险投资机构角度进行抑价理论研究的文献较少。但是创业板面向广大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而风险投资又是一只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研究风险投资机构对于创业板IPO抑价的影响对于进一步完善创业板的制度以及推动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关于财政赤字的观点也在逐渐改变,由被动赤字到主动赤字,在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状况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各国政府更是纷纷采用财政赤字的方法试图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导致2009年世界财政赤字达到历史新高,我国政府更是推出了4万亿元投资的大手笔,但是财政赤字到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多少贡献,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有没有产生挤出效应,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比较
期刊
随着世界经济多元化、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各国都在致力于探索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尤其党中央十八大精神和“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新一轮“走出去”的机遇。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海外业务发展迅猛,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业务规模的扩大和项目复杂程度的增加对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拥有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