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微型钢管桩的几何参数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gang34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尤其是一些贫困落后地区的道路桥梁基础建设,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引导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中小跨径桥梁的建设不容忽视,想要稳步加快公路桥梁建设,迫切需要一种因地制宜且经济适用型的基础技术。注浆微型钢管桩因其造价低、施工快、无污染、噪音小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广泛应用于边坡防护、基础托换、基坑支护等工程上,然而微型钢管桩作为桥梁基础的使用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分析注浆微型钢管桩的适宜地质条件,总结提出其具体适用范围并对注浆微型钢管桩开展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以期为工程实践提供技术指导。制备注浆微型钢管桩试件,通过21个室内静定轴压试验和15个抗弯三分点加载试验,综合考虑钢管直径d和钢管壁厚t、桩长H、浆体水灰比、钢管表面布孔直径r和间距s等因素对注浆微型钢管桩承载、变形和破坏模式的影响。轴压试验结果表明:钢管直径d和壁厚t是影响注浆微型钢管桩轴向极限荷载的主要因素,桩径D相同时,随着钢管直径和壁厚增加,破坏模式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发展;增加微型钢管桩试样长度或注浆体水灰比,其轴向极限荷载呈减少趋势,当钢管直径增至0.59≤d/D≤0.72时,试验桩长、注浆水灰比和钢管表面布孔形式对轴向极限荷载的影响较小,注浆微型钢管桩轴压破坏标准以钢管屈服为准。抗弯试验结果表明:钢管直径和壁厚对微型钢管桩体抗弯特性影响显著,当钢管直径增至0.59≤d/D≤0.72时,浆体水灰比在0.45~0.75间变化时对桩体抗弯极限荷载影响较小,钢管表面布孔形式对抗弯极限荷载的影响较小,且抗弯加载至0.8倍抗弯极限荷载时钢管屈服,桩体呈现明显的延性特征,注浆微型钢管桩体抗弯破坏标准以外包浆体破坏为准。建议实践中微型钢管桩设计时钢管直径与桩径比以0.59≤d/D≤0.72为宜。进而,运用弹塑性力学中厚壁圆筒理论分析了注浆微型钢管桩内部钢管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在弹性状态下使用拉梅公式计算钢管内外表面的压力大小,与试验中实测值较为接近,验证了其试验的有效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其他文献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发展迅速,在电动汽车、大型物联网及生物医疗设备等领域广泛应用。在实际工况中,当两个或多个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相近距离内工作时,由系统间非能量传输区域中漏磁场引发的邻近耦合会对周围电磁环境产生影响,干扰系统谐振参数,进而降低每个系统的传输效率并影响系统工作稳定性。因此亟须研发高效、低成本的磁屏蔽技术以适应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高效、安全、可靠的应用要求。本文首先从研究背景出发,介绍了无线电能
减隔震设计是桥梁减轻地震损伤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了在横桥向双柱墩中间设置防屈曲支撑(BRB),在纵桥向设置铅芯橡胶支座(LRB)的双向减隔震体系。在横桥向地震时双柱墩间的BRB会首先屈服及耗能,以“保险丝”方式保护桥墩及控制损伤;在纵桥向的LRB因主梁与桥墩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反应消耗地震能量,这点同于常规减隔震设计桥梁。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了不同减隔震方式桥梁结构分析模型,包括LRB仅
磁控电抗器工作时在控制绕组通入直流电流,以直流磁通对交流磁通的助磁作用来改变铁心的磁饱和程度,进而改变电抗器的电感,为电力系统提供连续的无功功率。交直流共同激励的工作方式和铁心结构的特殊性使得磁控电抗器的振动噪声问题比较严重。最有应用前景的磁控电抗器为裂心式和磁阀式两种。裂心式可控电抗器的振动中麦克斯韦电磁力占主导,而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的振动中铁心的磁致伸缩力占主导。因此需要对裂心式和磁阀式可控电抗
钙矾石是一种纤维状的矿物晶体,作为水泥的水化产物广泛存在于水泥基材料中。钙矾石纤维状结构及其晶体中高结合水含量使其作为晶须在建筑材料和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石膏-氧化钙三元体系、硫酸铝-氧化钙二元体系和硫酸铁-氧化钙二元体系制备钙矾石晶须,研究钙矾石晶须生长过程,分析不同铝质原材料、反应温度和水固比对钙矾石晶须生长速度和形貌的影响,优选钙矾石晶须制备方法;将钙矾石晶
在我国北方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冬季供暖主要依靠燃烧煤、天然气和薪柴。传统的供暖方式,不仅存在舒适度差、安全性差、卫生环境差等弊端,对空气也会造成严重的污染。本文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种以太阳能为热源,石蜡-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材料为蓄能介质,并通过铺设碳纤维布来增强导热性的蓄能炕系统,为农村提供一种舒适安全的供暖方式。首先,详细阅读国内外与太阳能技术、相变蓄热技术、火炕技术以及碳纤维布应用相关的
电子设备不断发展的需求刺激了具有稳定和高能量密度的先进储能设备的开发,而最先进的锂离子电池几乎达到了其理论值,面临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挑战。作为下一代储能体系之一,锂硫电池具有巨大的潜力,例如高理论容量(1675 m Ah g-1)和能量密度(2600 Wh kg-1),以及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性。尽管具有可观的优势,但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仍然受到以下问题的困扰:硫和放电产物Li2S2/Li2S
根据胶浆理论,沥青胶砂是以细集料为分散相而分散在沥青胶浆分散介质中的一种细分散系,沥青胶砂作为连接沥青混合料和沥青胶浆的桥梁,为混合料提供了内部粘结力与必要的强度,能够直接影响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橡胶粉改性沥青优越的性能已成为业界内的共识,尤其是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比普通基质沥青具有更好的性能指标,从而应用在路面上可以有效改善路用性能。本文基于沥青胶砂和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的基础上展开一系列研究。首先针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受限于固有的能量密度,已经难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而锂硫电池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 g-1),被寄希望于作为新型二次电池,以突破储能系统的容量瓶颈。但是,锂硫电池固有的缺点阻碍了它的大规模应用,具体表现为多硫化锂穿梭效应导致充放电效率低下、活性物质硫导电性差阻碍电子传输、硫正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严重和高负载量情况下化学反应动力迟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硫正极
本论文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Co2V1.5Z0.5(Z=Al,Ga,In)、Co50V32Y2Ga16(Y=Ti,V,Cr,Mn,Fe,Co,Ni,Cu)、Co2V1.5Ga0.5-xZnx(x=0,0.25,0.5)Co基Heusler合金的磁性、电子结构、原子占位、马氏体相变等性质进行了研究。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Co2V1.5Z0.5(Z=Al,Ga,In)合金的电子结构、磁性和
开关磁阻发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generator,SRG)因其结构简单、坚固,成本低,容错能力强,调速范围广等优势,在风力发电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双凸极结构以及开关形式的供电电源导致转矩脉动和噪声较大,使得SRG在工程应用中受到限制。考虑到开关磁阻风力发电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开关磁阻风力发电机与功率变换器、控制器之间联系密切,为了使发电机整体性能最优,本文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