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小说中的“外来闯入者”形象及“外来闯入”叙事模式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zlzl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来闯入”模式是一种常见的俄罗斯小说叙事构建模式,作家运用“外来闯入者”的行踪进行故事构建。故事情节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尾都是围绕着“外来闯入者”的到来和离开层层推进的。每个“外来闯入者”都带着新的思想或力量从一个地方来到另一个地方,打破这个地方原来的宁静,引起轩然大波,与这地方的人发生种种冲突和误会,与当地的环境格格不入,最后导致他被迫离开。如普希金、莱蒙托夫笔下的多余人、果戈理笔下的流浪汉、屠格涅夫笔下所谓的“新人”形象等等。他们都具有聪慧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个性,或愤世嫉俗,或胸怀大志,或玩世不恭......因为他们的突然“闯入”,打破了周围世界的宁静,带来了生活新气象。“外来闯入者”在俄国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叙事功能和文化语义功能。本文尝试以俄国小说中的第一个“外来闯入者”形象--《智慧的痛苦》中的主人公恰茨基为开端,探讨俄罗斯文学中“外来闯入者”形象的叙事功能及其文化内涵。本论文主要采用历史类型比较的方法,分析“外来闯入者”形象,研究“外来闯入”模式在俄罗斯小说中的应用,以及“外来闯入者”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叙事功能及其诗学特征。本论文分析了什么是“外来闯入者”,重点研究19世纪以及20世纪不同作品中出现的“外来闯入者”形象及其文化思想内涵,了解俄国小说中“外来闯入”模式的普遍特征及其对于俄罗斯小说叙事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从总体上概括分析了“外来闯入者”在《智慧的痛苦》中的运用以及产生的背景。同时也叙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和研究意义等。第二部分研究了《智慧的痛苦》的作者格里鲍耶陀夫的相关知识以及《智慧的痛苦》的有关内容。第三部分是本论文最主要的部分。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什么是“外来闯入者”,分析了主人公恰茨基成为“外来闯入者”的原因以及“外来闯入者”的开拓意义。研究了“外来闯入者”在俄国小说中的普遍应用,重点分析了19世纪的作家,例如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等作家的作品以及20世纪的作家布尔加科夫的作品。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对论文中的观点进行了总结。总结了论文中的不足以及发展前景,也表明了格里鲍耶陀夫是“外来闯入者”模式的首创者。自此这种模式成为很多俄罗斯作家进行小说作品创作的一种常用范式,对后世小说叙事模式的发展及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严重疾病,一直困扰乳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一般造成产奶
面对女性的眼睛时,我们直视她们双眼会感觉到一股清流划过心际。特别是当我们面对女性摄影家的目光时,我们能够感受到那摄人心魄的魅力,在当下,女性摄影家冲破层层阻碍以全新
目的:探究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与政府治理成效感知评价的关系,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杭州市8家公立医院868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医务人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持续的情绪抑郁、感情冷漠、心情低落、睡眠障碍、食欲减退、躯体不适等,严重者可有焦虑、妄想、幻觉、悲痛欲绝等运动性激越和精神病性症状。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抑郁症的发病逐年上升。虽化学药物可产生明显疗效,但化学合成的抗抑郁药品存在抗抑郁谱窄、停药后有高复发率以及一些严重的毒副反应。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反复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疗效确切的治法方药,
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格卢卡奇,一生致力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在哲学、历史、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做出了卓越贡献,身为一名革命人士,他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和荣
我国证券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历经20多年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1993年7月的宝延风波标志着中国控制权市场的形成,拉开了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序幕。它让大家认识到,股
东北三省耕地资源自然条件优越,集中了我国相当数量的优质高产农田,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研究东北地区的土地整理与耕地等别提升,对稳定我国粮食供给、
背景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髋关节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可以高达为45%~75%,肺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约
Gp96是热休克蛋白HSP90家族一员,具有多种免疫学效应,包括提高抗原呈递、刺激抗原呈递细胞(APCs)产生细胞因子、激发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及细胞毒性T细胞(CTL)反应,以及免疫佐
三十年代高度繁荣的大都市上海,至今令许多人魂牵梦萦,想一睹其昔日的荣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特殊的消费时空,三十年代这种爆炸般的繁荣也影响了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