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盐废水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因渗透胁迫或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的结构和体内酶活性,增加了高盐废水生物处理的难度。但已有研究表明,耐盐/嗜盐微生物在高盐环境中可以通过分泌和吸收相容性溶质来平衡细胞内外渗透压,从而缓解盐胁迫作用。本文即根据耐盐/嗜盐微生物的这一特性,拟通过SBR反应器,模拟高盐废水污泥驯化阶段,在逐步递增盐度的情况下,探讨不同外源保护剂对高盐废水中污泥活性的影响程度及其规律,以供高盐废水生物处理中调节系统稳定性做参考。通过对典型相容性溶质甜菜碱及其他多种外源保护剂的多周期对比试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将普通污泥驯化至耐受10g/l的耐盐污泥过程中,1mM甜菜碱的一次性投加对改善系统TOC去除率虽然作用不明显,但对氨氮去除率的改善效果显著,可提高约15%左右,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2)以5g/l的Na+浓度梯度驯化普通污泥至耐盐污泥的过程中,当Na+浓度由0.05g/l逐渐增加为5g/1以及由5g/l逐渐增加为10g/l时,投加1mM的甜菜碱对系统影响不显著,甜菜碱主要被以含氮有机基质的形式利用,这与预备试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系统温度的差异带来的,说明系统温度对甜菜碱作用的发挥有着很大的影响。(3)当Na+浓度由10g/l逐渐增加为15g/l时,添加40mg/l的KCl能够有效促进氨氮的去除,且在90min内,氨氮的去除率就达到75%,比空白组提前90min;但由于曝气时间的补偿作用,导致周期间的改善作用未显现。(4)对比添加1mM海藻糖、甜菜碱、胆碱、L-脯氨酸、蔗糖及KCl作为保护剂所带来的系统污染物去除率差异,可以发现各保护剂均对盐度冲击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从单个因素的污染物去除角度,各保护剂的促进效果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差异性不显著。(5)结合数学灰色关联度模型,在将有机物去除和脱氮除磷赋予一定的权重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将普通污泥驯化至耐10g/l耐盐污泥时各保护剂的促进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KCl>蔗糖>海藻糖>甜菜碱>胆碱>L-脯氨酸。在10g/l耐盐污泥基础上驯化至15g/l耐盐污泥,各保护剂促进效果依次为KCl>L-脯氨酸>甜菜碱>蔗糖>胆碱>海藻糖。(6)使用盐度范围在12g/l~16g/l的实际的肝素废水驯化普通污泥至耐盐污泥,同时添加KCl作为保护剂考察保护剂针对实际废水处理污泥驯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KCl对加速稳定氨氮的去除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次性添加可持续约10个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