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含氮污染物的去除一直都是污水处理中的难题,传统CASS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广泛应用,但其普遍存在总氮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分别通过增加硝化液回流、添加聚氨酯海绵填料两种方式对传统CASS工艺进行改进,研究了循环周期、曝气时间、排水比和内硝化液回流比等运行参数对两种CASS改进工艺中总氮强化去除的影响;并从硝化速率、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工艺氮转化路线三个方面分析两种改进CASS工艺的脱氮机制。研究结
【基金项目】
:
“北运河香河段水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研究与示范”项目,课题号(2018ZX07105-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氮污染物的去除一直都是污水处理中的难题,传统CASS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广泛应用,但其普遍存在总氮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分别通过增加硝化液回流、添加聚氨酯海绵填料两种方式对传统CASS工艺进行改进,研究了循环周期、曝气时间、排水比和内硝化液回流比等运行参数对两种CASS改进工艺中总氮强化去除的影响;并从硝化速率、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工艺氮转化路线三个方面分析两种改进CASS工艺的脱氮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增加硝化液回流工艺(简称CASS回流工艺)和添加聚氨酯海绵填料工艺(简称CASS复合生物膜工艺)均具有强化总氮去除的能力。与传统CASS工艺相比,CASS回流工艺TN去除率能增加10%-15%,CASS复合生物膜工艺TN去除率增加15%-37%;循环周期24 h,在进水TN浓度为50 mg/L时,传统CASS工艺TN出水为20.77 mg/L,而CASS回流工艺和CASS复合生物膜工艺出水TN浓度分别能低至14.78 mg/L和4.65 mg/L。在单个周期内三种工艺中COD、NH3-N降解的速率最快,反硝化作用在进水前期最强,与传统CASS工艺相比,CASS回流工艺和CASS复合生物膜法TN下降的速率较快。两种CASS改进工艺的处理效果需要考虑循环周期、曝气时间、排水比、硝化液回流比等条件的影响,研究发现,循环周期越长,两种改进工艺处理效果越好,CASS复合生物膜工艺处理效果最佳;曝气时间调整为4 h、5 h、6 h,对两种改进工艺处理效果影响不大,随曝气时间增加两种改进工艺氨氮去除效果有所提高;排水比分别设为30%、50%、90%,较小的排水比有利于氨氮氧化,也能够提高两种改进工艺对总氮的去除能力;调整CASS回流工艺硝化液回流比为20%、35%、50%,发现回流比例为35%时CASS回流工艺氨氮浓度最低,回流比为50%时出水中TN浓度能低于15 mg/L。在最优的运行条件下,两种CASS改进工艺能够发挥最佳的处理作用,强化TN的去除。对工艺脱氮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在异养硝化作用与自养硝化作用中,三种工艺内微生物硝化作用均以异养硝化为主;在细菌硝化与真菌硝化中,细菌硝化作用占主要部分。循环周期为8 h和12 h时,三种工艺的硝化速率均较高,CASS传统工艺的硝化速率在三种工艺中最低;CASS复合生物膜工艺内聚氨酯海绵填料内的硝化速率整体高于悬浮活性污泥。三种CASS工艺内的优势菌属主要是具有降解有机物功能的细菌,如Saccharibacteria(糖杆形菌属)、Propioniciclava(丙酸棒状体菌属)等。三个反应器内均检测到常见的硝化细菌Nitrospira(硝化螺旋菌属),在CASS传统工艺、CASS回流工艺、CASS复合生物膜工艺中的占比分别为0.21%、0.08%、0.71%。CASS复合生物膜工艺内的Thauera、Rhodobacter、Phaeodactylibacter等脱氮菌含量也最高,且都大量集中在聚氨酯填料中,可见在CASS复合生物膜系统更利于脱氮功能菌的生长。
其他文献
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 YST)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生殖细胞瘤,以儿童为主要患病群体。国内外学者对其病因及致病机制进行了诸多研究,并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表观遗传学因素及其他一些环境因素有关,但大部分机制未得到进一步的阐述。本文就近年来卵黄囊瘤的病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株高是作物、园艺植物和观赏植物的重要性状之一,直接影响到其产量、观赏价值等。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是传统木本花卉,株型形成稳定迅速,是研究株高形成机制的良好材料。课题组前期发现了7个在普通型(高大)、矮生型(矮生)紫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LfiSAUR1、LfiSAUR39、LfiAUX22在普通型紫薇中上调表达,LfiSAUR26、LfiSAUR31、LfiSAUR50、
甘肃南部地区位于黄河上游,地处甘、青、川、陕四省的交界处,因所处地理位置特殊、气候差别较大,境内植物以及菌物的种类复杂多样。前人曾对该地区的菌物资源进行了多年的调查与研究,但对于锈菌物种多样性仍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传统形态学分类与现代分子系统发育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南部地区锈菌的种类进行了鉴定与研究,为今后该地区的菌物多样性研究和林木病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从甘南州、临夏州、兰
根系是植物最主要的营养器官之一,但在生长发育中常会遭受多种逆境胁迫的伤害。改善根系生长状态,提高根系对逆境的抵抗能力是作物生产的需要。低氧是植物根系遭受的主要胁迫之一。低氧胁迫首先引起植物根系呼吸代谢受阻,进而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γ-氨基丁酸(GABA)合成代谢途径是植物呼吸作用主要的支路,GABA能够响应低氧胁迫在植物体内快速积累,对低氧胁迫有缓解作用。研究表明,外源GABA能够调节植物根系生长
本研究以从大兴安岭笃斯越桔分离纯化后所得的编号为9-8的蓝莓内生真菌(Phialocephala sp.)为对象,以连续传代培养保藏为对照,通过检测分析菌种活力(菌落平均生长速度、培养液IAA含量、侵染率等方面)的差异,评价固定化颗粒保藏和滤纸片保藏两种保藏方式在4℃和室温两种保藏温度下以及试管斜面保藏的保藏效果,旨在寻找简单高效、长期稳定的蓝莓内生真菌的保藏方式。结果表明:(1)本研究中所采用的
PLT(PLETHORA)是属于ERF/AP2(ETHYLENE RESPONSE FACTOR/APETALA 2)家族的一种重要转录因子,该转录因子对植物胚胎发生、器官发育、分生组织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阐明了PLT3、PLT5、PLT7基因控制拟南芥不定芽再生的机制,而其在木本植物中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明确。胡杨作为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的一种重要的生态树种,可以通过种子进行繁殖,但扦插难存活,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主要构成成分的城市绿地是体现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是实现太原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快速城市化进程严重影响城市绿地系统功能的发挥。本研究对太原市城市生态空间现状及城市园林绿地进行遥感影像分析,结合地面抽样调查,以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等相关原理为指导,对城市生态空间敏感性、绿地景观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再对35个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进行调研,分析城
异源三聚体G蛋白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信号转导分子,由Gα,Gβ和Gγ三个亚基组成。植物中异源三聚体G蛋白参与调控其生长发育、激素和糖信号转导以及抗病反应等多个重要过程。植物细胞通过G蛋白信号调节子(Regulator of G protein signaling,RGS)调控异源三聚体G蛋白的活性,参与多种信号分子调控的植物生长发育和抗性反应过程。为了进一步分析拟南芥中AtRGS1调控G蛋白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