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366例胸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舌象动态观察,分析并归纳总结了其舌象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特点,以探讨胸痹(缺血性心脏病)舌象变化规律,从而为胸痹(缺血性心脏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其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胸痹(缺血性心脏病)舌象变化规律的内容重点从舌色、舌苔两个角度进行观察,结果分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胸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可见舌色有九种,按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暗红、淡白、淡暗、淡红、淡紫、紫红、紫暗、红、绎紫。其中以暗红舌所占比例最大,为37.70%,且暗红舌贯穿于胸痹(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全过程,为瘀血的舌色;暗红舌、紫红舌、紫暗舌为胸痹(缺血性心脏病)标实之舌象,淡舌为本虚之舌象;其发病过程中常见舌质舌苔相兼情况为:暗红舌黄苔、淡暗舌白滑苔、淡紫舌白滑苔或白腻苔,与胸痹(缺血性心脏病)胸阳不振、痰浊内阻、痰瘀互结的病机相一致;胸痹(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转归舌象为暗红舌薄白苔和淡红舌薄白苔;胸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舌象各异,对分析其病因病机、推断病势、判断预后以及遣方用药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