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城融合是以产业壮大和升级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城市建设水平提升及功能完善作为产业发展的保障基础,实现产业与城市两者融合式发展,最终实现城市居民的可持续发展。产城融合作为当前中国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中重要的议题之一,涉及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及居民生活等多个方面,提出的根本原因是当前中国城市发展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因此也是国家政策领域关注的重点。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对于实现这一战略定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合肥产城融合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但当前相关文献对于产城融合的具体定义和实现机制分析较为欠缺,对于合肥产城融合研究就更加缺乏。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产城融合的内涵、特征与实现机制,运用IU和NU指标对合肥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进行测度,进而构建产城融合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赋权,对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六大重点城市以及2004-2015年合肥市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评,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的比较分析得出产城融合特征与合肥产城融合总体水平,认为合肥市产城融合水平与其他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关键在于产业发展不足以推动产城融合,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从选题背景与意义开始,从产城融合的内涵、机理与实证研究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介绍本文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为合肥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现状分析,首先介绍合肥市概况,测度合肥工业化与城镇化两者的协调程度,对合肥的产业与城市作整体了解,在此基础上总结产城融合的基本情况,包括总体格局,制造业及服务业与城市的融合趋势。第三部分为合肥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测度,从经济、城市以及居民三个方面选取关键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合肥历年以及长三角城市群重点城市的产城融合水平进行测评比较,以此得出产城融合基本特征,合肥产城融合相对水平等相关结论,并具体分析合肥产城融合发展的问题。第四部分为案例分析,选取美国尔湾市、苏州工业园区和深圳市为代表,系统分析产城融合的基本特征,总结其在产业选择、空间布局及居民生活等方面的有利经验。第五部分为政策建议,分别针对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及规划提出针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