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托马斯·哈代《远离尘嚣》中的自然情结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远离尘嚣》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了作者在该作品中所蕴含的浓浓的自然情结。 托马斯·哈代是屹立在英国十九到二十世纪文坛的伟大作家。他著名的环境与性格小说系列揭示了社会变革对自然和人性道德的冲击。《远离尘嚣》作为该系列中的作品之一,同样涉及了这一主题。作品一方面展示了十九世纪中期在偏僻广袤的韦特伯里乡间依旧质朴,宁静的田园生活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一个事实:外界的尘嚣已经伴随着工业革命的隆隆机器声向韦特伯里走来,偏远的韦特伯里也将不再远离尘嚣。 论文第一部分简述了作者生平及《远离尘嚣》的故事情节。第二部分介绍了生态思想的含义及生态批评的发展,任务和概念,并且多角度地分析了哈代自然情结和生态意识的产生根源。第三部分解读了《远离尘嚣》中的自然和生活风情,解析了韦特伯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生活之美。第四部分撷取了故事中的三位主人公农夫奥克,特洛伊中士和女农场主巴斯谢芭并以他们为对象,分析了韦特伯里的自然和生活环境对于他们性格和品德的影响。从而指出亲近自然,热爱劳动,追求真爱是美好人性的真谛,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秘诀;而心灵漂泊,投机欺骗,好逸恶劳则是人性的悲哀,是精神生态失衡的结果。 哈代以该作品唤起了人们对回归自然,追求美好人性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他超前的生态意识,也是他自然情结的升华。
其他文献
二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始于80年代初。二语写作策略是学习策略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大多数研究侧重于教授学
壶关县百尺镇炭场坪村是太行山区一个典型的山村。被简单命名为“前河沟”、“正沟”、“后沟”的三条小山沟横贯东西,为村民提供了赖以栖息生存的300多亩耕地。全村112户、4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语调,作为语言的表达手段之一,既传达说话者的思想、感情和意向,也反映语义和语法结构,起到分辨语句的作用。语调是语言交际中不容忽视的因素,在表情达意上起着微妙而又显著
许多院校的校园网都由专门的网络管理员来进行管理与维护,然而仅靠管理员实施简单的网络维护管理根本无法从本质上保证校园网的使用安全性与可靠性.rn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2004年,浙江省电子政务网络开始进行改造.浙江省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工程建设主要是在原有数据网络基础上新增及扩容设备,在构建浙江省政府电子政务骨干网络平台同时,实现省政府
近年来,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大量对不同学科和体裁的对比研究证明,语篇特征与学科的文化和认识论有关,既定学科社团的知识构建行为体现在文本中。学科文化已被表明是决定立场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