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用《内经》“下病上取”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以经方越婢汤宣肺开脑治疗儿童遗尿症并通过其对膀胱出口梗阻(BOO)大鼠血清抗利尿激素(AVP)和白介素-2(IL-2)的影响来揭示越婢汤可能的作用机制,从而佐证“下病上取”的有效性。 [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是近端尿道结扎法(Proximal urinary obstruction)使大鼠膀胱-尿道连接处梗阻后出现膀胱逼尿肌活跃来建立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即手术组逼尿肌不稳定大鼠按照尾部流水号法随机分成越婢汤古方原剂量组、越婢汤高剂量组、越婢汤中剂量组、越婢汤低剂量组、缩泉丸组和模型组分别进行灌胃给药。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5ml,bid,作对照研究。所有大鼠给药两周。给药两周后处死所有动物,对以上样品进行血清抗利尿激素(AVP)和白介素-2(IL-2)含量的检验。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 [结果] 1.血清抗利尿激素(AVP):假手术组与模型性对照组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古方组、高、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差异,且古方越婢汤、高剂量组的AVP水平高于中剂量组以及低剂量组。古方组越婢汤与高剂量组比p>0.05没有统计学差异;高中低剂量组比较p<0.05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p<0.05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p<0.05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缩尿丸组与模型性对照组比没有差异p>0.05无统计学差异。 2.白介素-2(IL-2):假手术组与模型性对照组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IL-2在血清中的含量高于假手术组且有统计学意义。古方组、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且可以从均值中看出所有越婢汤组的IL-2在血清中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其中中剂量组最低。古方组越婢汤与高剂量组比p>0.05没有统计学差异;高中低剂量组比较 p<0.05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p<0.05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p<0.05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缩尿丸组与模型性对照组比没有差异p>0.05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1.越婢汤对膀胱出口梗阻(BOO)大鼠的AVP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对IL-2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变AVP和IL-2的含量有关。 2.越婢汤剂量对 AVP的影响呈线性改变而对 IL-2的影响不呈线性改变,其中中剂量组IL-2下调最明显,提示临床应用越婢汤需考虑剂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