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外板劈开珊瑚人工骨植入在治疗半侧颜面短小中的应用基础与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guofengd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下颌骨外板劈开珊瑚人工骨植入的方法来治疗半侧颜面短小,对此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我们采用下颌骨外板劈开珊瑚人工骨植入的方法进行了动物试验及相关临床病例的治疗,并对此方法进行了基础和临床的研究。动物实验研究:8-12月龄成年小香猪10头,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头。每只实验动物分别进行下颌骨外板劈开,之后将塑形好的珊瑚人工骨植入下颌骨内外板之间的间隙内。A组:一侧为空白对照,一侧植入厚0.5cm的珊瑚人工骨;B组:一侧植入厚0.5cm珊瑚人工骨,一侧植入厚1cm珊瑚人工骨。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进行CT检查。术后第3个月,每组随机挑选1只试验动物处死后取下颌骨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HE染色、扫描电镜),剩余动物于术后6个月处死,对其中6只的下颌骨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检测,对另外2只的骨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HE染色、扫描电镜、Azan-mallory特殊染色)。结果发现:①下颌骨外板劈开珊瑚人工骨植入后,下颌骨厚度明显增加,组织学的超微结构均与正常骨组织无显著差异,对下颌骨最大应力的影响不大,论证了下颌骨外板劈开珊瑚人工骨植入是扩展下颌骨厚度的有效手段,为其应用于临床打下基础;②珊瑚人工骨于植入后的6个月组织学达到基本修复,大体观察可见试验侧下颌骨创面均已基本愈合,下颌骨下缘局部可见凹陷及软组织长入,此种现象在珊瑚人工骨厚度为1cm时更加明显。下颌角区可见增生的骨结节。临床应用研究:采用下颌骨外板劈开珊瑚人工骨植入的方法治疗半侧颜面短小11例。应用CT分割技术对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下颌骨厚度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分析,并对患者面部进行形态观察,结果:(1)下颌骨术后6个月厚度明显增加,术后即刻比术前平均增厚5.80mm,术后6个月比术前平均增厚4.81mm;(2)由于珊瑚植入侧下颌骨相应部位厚度增加,术后6个月患者面下部1/3不对称畸形得到明显改善。本文结论:下颌骨外板劈开珊瑚人工骨植入后,间隙内有新骨生成,组织学结构可基本修复,下颌骨厚度明显增厚。虽然局部有软组织长入,但对下颌骨最大应力的影响不大。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相比下颌骨存在一定的骨质吸收,但无显著差异。动物实验结果支持下颌骨外板劈开珊瑚人工骨植入法矫正半侧颜面短小的临床应用。对吸收率的量化可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但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中得到的下颌骨吸收率不完全一致,尚需进一步改进实验条件并加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正>2016年3月9日,Cell Host Microbe发表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和军事医学科学院杨光教授两个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 MV)通
<正>当前初中数学课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核心还是课件的开发制作与正确使用。而在实际情况中,教师本人计算机能力的欠缺和对多媒体教学认识的肤浅,导致其制作的多媒
研究背景目前,种植体植入后愈合时间较长,骨结合率仍然很低,增加了种植体长期稳定的风险。种植体植入体内后大约需要6-12周的时间才能够进行临床负重,较长的修复周期在一定程
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蒙学读物《幼学琼林》作为国学文化的一部分,其价值也应该得到不断地开发与运用。因此笔者选择明代程登吉的《幼学琼林》进行深入研读,将该书的现代教学价值与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不仅能够发挥该书的现代价值,而且能够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笔者的论文共分为三章。绪论阐述了《〈幼学琼林〉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这一论题的研究缘起、研
公益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在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公益林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应运而生,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培训,对于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优化队伍结构,进而推动高
铁路建设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收期长,以往铁路企业外部融资过度依赖政府基金和银行借款,而近几年为了满足大额的投资需求和引进社会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铁路企业开始利用
作为中国最大的专业房地产开发商之一的万科,从成立至今走过了多元化、专业化和精细化三个发展阶段。走进深圳万科总部和东莞研发基地,我们看到在万科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背后,
小区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小区园林绿化中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小区绿化管理、绿化养护、工程招投标、施工、园林育
本文通过对克新4号和克新13号马铃薯鲜切贮藏期间,褐变相关酶活性、相关底物的比较研究,探讨鲜切马铃薯褐变机理。结果表明:鲜切后1 h,克新4号即出现轻微褐变,4 h后褐变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