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细胞角蛋白19作为检测循环癌细胞的指标,逐渐引起关注。本实验旨在应用实时荧光PCR检测Ⅱ、Ⅲ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K19m RNA的表达水平,探讨Ⅱ、Ⅲ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K19m RNA的预后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13.05-2014.01期间收治的133名术后经病理证实为TNM分类II-III期消化道肿瘤根治手术后患者,抽取期外周静脉血10ml,弃掉初始5ml血,剩下的5ml血EDTA抗凝,并进行全血处理,血细胞裂解液中弃除红细胞,分离有核细胞并提取总RNA,RT-PCR扩增,制作标准曲线。运用以上方法检测其外周血中CK19m RNA的表达量,不干预这133例患者的治疗,对患者三个月进行一次评估,直至患者疾病复发或死亡。分析CK19m RNA这一指标与TNM分期、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完成,数据用百分数或者是方差表示。生存曲线用Kaplan-Meyer方法,单变量生存估计用log-rank,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多变量生存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统计133名消化道肿瘤患者,均为已行根治手术后的患者,其中男性99例,女性34例,男女比例2.91:1。年龄介于27岁和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08±9.88岁。2.133例消化道肿瘤,发生在胃的是71例(53.4%),其中CK19m RNA表达阳性的患者25例(35.2%);其次是结直肠42例(31.6%),其中CK19m RNA表达阳性的患者11例(26.2%);食管20例(15%),其中CK19m RNA表达阳性的患者5例(25%)。3.133例消化道肿瘤患者TNM分期为II期的有71例(53.4%),其中CK19m RNA表达阳性的患者有24例(33.8%);III期的有62例(46.6%),其中CK19m RNA表达阳性的患者有17例(27.4%)。4.133例患者均随访到,随访率100%,随访中转移患者有46例(34.6%),其中CK19m RNA表达阳性的患者有32例(69.6%);死亡患者有8例(6.0%),其中CK19m RNA表达阳性的患者有2例(25%)。5.入组的133例消化道肿瘤患者,CK19m RNA表达阳性的患者占30.8%。外周血CK19m RNA表达与临床分期、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相关(P>0.05)。CK19m RNA表达阳性患者与CK19m RNA表达阴性患者相比无病生存期(DFS)短(P<0.05)。Cox回归模型则进一步证实CK19m RNA表达阳性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部分Ⅱ、Ⅲ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微转移,检测到Ⅱ、Ⅲ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外周血的CK19m RNA的表达阳性,可以预测出患者的不良预后(无病生存期短)。CK19m RNA作为Ⅱ、Ⅲ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微转移检测的基因标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这有助于对Ⅱ、Ⅲ期消化道患者判断病情进展以及估计肿瘤是否有远处转移,以便临床医师尽早干预治疗,延长早期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