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数学认识信念是西方国家关注了近三十年的研究课题,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刚起步,尽管诸如“数学观”的相关研究较多,但从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取向上,仍有待进一步拓展。高中生的数学认识信念较少受关注,基于此,有必要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基于调查、个案等研究试图探究高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层面差异及其对数学学习产生的影响。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在总体信念及各维度上均无性别差异,总体信念上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学科差异。在总体信念及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年级差异,随着年级升高,总体信念及各维度的认识却逐步走向消极。2.高一优、中、后进各层次学生在总体信念及其维度均无显著差异;高二各层次学生在总体信念及知识结构上差异极其显著,高三各层次学生在总体信念及学习能力上差异显著。高一、高三成绩与信念认识水平均不呈线性变化,高二大体上呈线性变化。3.年级与城乡在总体信念上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4.总体信念均与消极情感、积极情感、兴趣、高二、高三成绩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并能对其有效预测。各维度在对消极情感、积极情感、兴趣、高二成绩的预测中,知识结构最具预测力。5.普遍认同数学的实用价值,能对知识质疑,重视对知识的理解,解决问题需循序渐进,学好数学主要取决于后天因素,对知识的判断要靠深层的思维活动。掌握知识普遍以“会做题、考试过关”为衡量标准。6.学科特点、升学压力可能导致消极的信念或出现信念与学习行为并不完全一致的情形。随着学习经验的不断增加,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趋向建构性、辩证性。基于上述研究,最后本研究对如何培养学生有效的数学信念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