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模式的软件设计质量模型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e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件质量度量是提高软件质量的有效手段。而越早的获得软件质量的度量,对于提高软件质量越有帮助。在软件的设计阶段,使用传统的软件质量模型,可以获得的度量信息很少,很难有效、准确预测到最终软件系统的质量。而且,传统的软件质量模型很难为广大的开发设计人员使用,不利于应用到具体的开发中去。然而模式作为一种反复出现的高度成熟的解决方案,其文档化的属性、优缺点都具有确定性,其在软件设计中的使用为软件质量的评估提供了准确而丰富的信息。据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模式的软件设计质量模型,在软件的设计阶段进行质量评估,能够有效、准确地预测软件系统的质量。 面向模式的软件设计质量模型研究就是:针对面向模式的软件开发,在软件的设计阶段,通过系统中使用模式情况的分析,对软件的设计质量进行质量评估,从而达到预测最终软件产品的质量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研究课题,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论文研究了模式与软件质量的关系。包括模式与软件质量度量的关系,使用模式对软件质量的影响。 2.论文研究了模式的质量度量。给出了两种方法,能够对模式的质量属性进行量化,并作为模式描述的扩展存入模式库中,成为软件设计质量模型实施的基础。 3.在分析了模式的特点及传统软件质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模式的软件设计质量模型。该模型是一种新的质量模型,它以模式库为基础,能够根据系统中模式的种类、数量、分布等条件,对软件的设计进行质量评估。 4.论文对所提的面向模式的软件设计质量模型进行了有效性的验证。验证使用spearman 等级系数对此模型客观评分与专家评分进行分析,最后的结果表明两组数据成线性相关,也就是说模型评分与专家评分的结果是一致的,从而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5.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采用struts+hibemate+J2EE技术实现了一个基于b/s模式的软件设计质量评估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模式库管理,项目质量评估等功能。
其他文献
随着分布式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工业生产都要求能够实现跨越组织的资源共享,因此网格应运而生。在网格不断发展过程中,分布在各地的软硬件资源以服务的形式存在。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因特网成为人们表达、展示、联系、沟通、交流的不可或缺的平台,但随着信息量的增大、语言的意义多样性和人们行为方式的增多,传统的信息搜索模式逐渐暴露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的推广,计算机网络应用越来越重要。企业、公司、政府部门相当数量的数据信息要通过网络传输,如何保证数据信息在网络上安全传输成为目前国内外热
软件测试是保障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手工测试存在效率低,耗费人力、时间资源大,无法有效量化管理等缺点,自动化测试在软件测试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测试自动化就是希望能
目前,电子邮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便捷的通信手段之一,但是垃圾邮件的泛滥耗费了大量的网络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当前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比如训练时间长
DTN(Delay Tolerant Networks)即为延迟容忍网络,是由Kevin等人在2002年的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一种面向消息的通用可靠的且位于各种区域网络之上的覆盖层体系结构,是为具有高延迟,
粒计算的目的是建立一种体现人类问题求解特征的一般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在不同的粒度层次上进行问题求解。粒是粒计算的最基本的原语,它是一簇点(对象、物体)由于难以区别,或相似
随着英语口语学习需求的增长,传统的教学方式因其师资、环境等方面的约束,已经不能适应学习者的需要。而要延续以沟通式教学法为主导的语言教学方法,开发计算机辅助学习系统让用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进步使得高性能的农田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开发成为可能。水利部十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利用水利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信息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许多技术专用于信息安全。其中加密是最行之有效的技术之一。加密技术的实现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硬件加密方式和软件加密方式。硬件加密具有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