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HUVEC增殖、迁移能力影响的初步研究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MK和CD34蛋白在乳腺癌、癌旁乳腺组织、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寻找MK与MVD的关系,以明确MK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通过研究MK蛋白对HUVEC增殖、迁移的影响,阐明MK蛋白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PV法检测53例乳腺癌及相应癌旁乳腺组织、17例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同时以CD34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微血管密度(MVD)。2.常规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设立一个阴性对照组和四个不同浓度MK实验组。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MK对HUVEC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transwell技术检测MK对HUVEC迁移能力的影响。   结果:1.MK蛋白在乳腺癌、癌旁乳腺组织和乳腺不典型增生中均有表达,其在乳腺癌、癌旁乳腺组织和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77.36%(41/53)、16.98%(9/53)、88.23%(15/17)。MK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5)。2.乳腺癌、癌旁乳腺组织和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中MVD分别为14.18士4.13,10.07士3.27,14.21±3.04。乳腺癌与癌旁乳腺组织中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乳腺癌和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中,MK蛋白表达强度与MVD存在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0.585,P<0.05;rs=0.683,P<0.05)。4.MK对HUVEC增殖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387,P=0.000<0.05)。浓度为5ng/ml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5.MK对HUVEC迁移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09,P=0.000<0.05)。浓度为5ng/ml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5)。   结论:1.乳腺癌组织中MK蛋白过量表达,可能与乳腺癌发生有关。2.MK阳性表达程度与MVD呈正相关,提示MK可能具有显著的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它在乳腺癌的持续性生长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一定浓度的MK作用于内皮细胞,可以促进其增殖和迁移,提示MK在血管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胸腺是中枢免疫器官,是T淋巴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重要器官。正常的胸腺功能对人体免疫功能的维持十分重要。如果人体的免疫平衡被打破,就可能引发各种免疫性疾病。
贫困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难题.高尔基说过,“人类生活中一切不幸的根源就是贫困”.为此,缓解和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长期奋斗的目标.在我国,扶助贫困,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