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尺度离子电池电极力-扩散耦合行为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my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能源的日益减少促使各国研究者们研究开发储能密度高、环保可再生的新能源。由于可以循环充放电,离子电池成为目前重要的储能媒介之一。然而由于离子在电极间的反复“摇摆穿插”容易产生扩散应力甚至导致其破坏失效。本文以纳米尺度下离子电池的电极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和原子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电极中离子的扩散行为及其所产生的扩散应力为主要研究内容展开深入研究,为保护电极、改善电极结构并提升离子电池整体性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纳米柱状锂离子电池的电极为研究对象,建立可考虑表面效应的力-扩散耦合理论模型,分析表面效应、耦合方式、尺寸效应、材料结构和外部载荷等对恒电压充电条件下电极中的浓度场和应力场等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耦合方式和材料结构能有效调控电极充电时的浓度场分布,而表面效应、耦合方式、尺寸效应、材料结构和外部载荷均能有效调控电极充电时的应力场分布。2.构建黑磷/硫硒化钼(Black P/Mo SSe)层状异质结构电极体系,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的模拟软件计算锂离子在纳米Black P/Mo SSe层状结构界面(本文以P-S界面为例)的吸附能和最佳吸附位置,探究锂离子扩散的最短路径和扩散势能垒,并研究了均质应变与应变梯度对扩散势能垒的调控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Black P/Mo SSe层状超胞结构的锂离子扩散势能垒为0.198 e V,处于其单独组分层状结构的锂离子电极扩散势能垒之间。另外,通过均质应变和应变梯度能够有效调控该结构的锂离子扩散势能垒。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纳米尺度离子电池电极的设计和优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不断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室内环境。根据美国环境总局调查结果表明,室内颗粒污染物浓度约为室外的2.5倍。因此,有效控制室内污染物浓度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研究方向。室内空气中悬浮的污染物颗粒流动除了受到空气流速影响外,往往还受到其附近壁面的影响。开展近壁面颗粒绕流及其升阻力特性研究对帮
学位
从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认识到地表变化会影响环境变化,全球变化领域也在加强了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合肥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从2000年到2020年增长了约30倍,是这段时间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的不断扩张,同时也加快了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也会造成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发生。然而对于合肥市经济上快速发展的现状,对于其土地利用变化和影响变化的驱动力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合肥
学位
长久以来,旱灾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一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为有效提升地区抵御干旱灾害的能力,助力长远规划、调整布局结构、制定防旱抗旱相关政策,需围绕旱灾风险评估及区划展开研究,深入挖掘旱灾系统中存在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信息。鉴于此,论文针对复杂旱灾风险系统多等级问题中确定性与不确定问题,提出了改进联系数方法用以开展旱灾风险系统中的三个方面的应用研究分析:通过改进差异度系数的动态三角模糊
学位
淮北是安徽省重要的煤炭资源大市,地处华北平原干旱地区,为严重资源型缺水城市。地表水水质较差,不符合居民生活用水要求,作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地下水由于多年来采煤矿坑排水和生活生产过度开采,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同时,研究区由于长期采煤已形成面积约18.7m~2的塌陷蓄水区域,塌陷区域含水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地下水将呈现新的分布态势。因此,在地下水资源量日趋紧张的情况下,研究采煤塌陷蓄水区域地下水循环再分布的
学位
加筋圆柱壳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薄壁结构,作为运载火箭、飞机等结构的主要承力部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工程领域。加筋圆柱壳结构轻量化设计是工程优化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为提高加筋圆柱壳适应高温等复杂环境的能力,可从构型和材料等方面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基于等效刚度法的加筋圆柱壳屈曲分析能够快速计算出其承载力,可以显著减少其优化设计过程中重分析导致的昂贵计算成本。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设计了一种
学位
土壤优势流是水及溶质快速运移的通道,对水及溶质进入地下水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积水深度与大孔隙位置是影响优势运移的两个因素。本文以优势流中的大孔隙流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底部带有分区的土柱来区分优势流与基质流,研究在积水深度与大孔隙位置变化的条件下,对大孔隙流纵向运移水及溶质以及横向穿透大孔隙壁与基质进行交换量的影响。本文第二章研究使用的土壤为壤粘土,第三、四章研究使用土壤为细砂,但是现实中,土壤种类远
学位
在结构服役期间,内部缺陷是造成其存在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一套可靠的缺陷识别方法对解决此问题至关重要,而基于数值分析进行缺陷识别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数值分析方法借助计算机模拟,有着很强的环境适应性,且全部布置在结构边界的测点,为无损识别结构缺陷提供了基础。合适的缺陷几何描述方法是缺陷识别的关键,针对常见的裂纹及空腔型缺陷,本文分别提出了两种方案用于裂纹及多联通复杂缺陷的描述。同时,采用比例
学位
洪涝灾害是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一种自然灾害,具有范围广、突发性、破坏性强的特点,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严重威胁。虽然地面洪涝灾害监测网络在防洪抗灾中起到很大作用,但站点数据难以描绘洪涝灾害的全貌,缺乏宏观性。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客观和全面的获取陆地表面宏观、动态信息,在洪涝灾害信息提取方面应用广泛。同时,由于传统的基于单一遥感影像源的洪涝灾害信息提取方法在自动化程度、表征能力、提取精度方面越来越无
学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发电装置,一直以来倍受关注。而阴极开放式PEMFC因其独特的结构设计,电堆反应时所需的氧化剂和冷却剂均由阴极风扇供给,故而极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以往对阴极开放式PEMFC环境适应性的研究大多关注环境温度或相对湿度对电堆输出性能的影响,并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范围较窄。然而在异常高温,如热辐射环境下关于电堆的输出性能变化几乎没有被研究。因此,本文通过
学位
随着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观念深入人心,一些对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灭火剂如哈龙灭火剂等逐渐被淘汰。而细水雾则以安全环保、高效灭火、配置灵活、安装维护方便等独特的优势被认为是哈龙灭火剂的完美替代品。成为火灾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迄今为止关于细水雾灭火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宏观层面讨论细水雾的灭火效能以及灭火机理。只有少数研究者从雾滴与燃料以及火焰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探索细水雾灭火的本质。对单个雾滴与高温着火燃料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