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何厝坑钼矿位于闽西北隆起构造带,是一个矽卡岩型矿床。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野外调查取样及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等多种手段,查明了该矿区矿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及嵌布特征,并重点研究了石榴子石的化学成分及工艺矿物学特征。本区矿石的主要矿物为钙铁榴石、钙铁辉石,含少量石英、斜长石、萤石、辉钼矿、白钨矿。钙铁榴石含量约为50%,钙铁辉石含量约25%。矿石的结构主要为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可见片状、鳞片状结构及文象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浸染状和条带状构造。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显示,钙铁榴石中平均含Si0236.83%,Fe20327.33%,CaO32.28%,A12033.59%,具有高铁低铝的成分特点。钙铁辉石中平均含Si0250.01%,Fe20314.63%,CaO26.34%,MgO3.64%,杂质MnO,Al2O3等含量约为5.38%。钙铁榴石和钙铁辉石密切连生在磨矿细度-200目占82%的条件下,其单体解离度约85%。因此,本区石榴子石的成分及解理度达不到现有的石榴子石产品的工业指标。矿石WO3品位0.02-0.07%,主要钨矿物—白钨矿含钼较高(可高达16%),因此难以获得高品质的钨精矿。萤石含量约5%,结晶粒度0.05-0.50mm,与石英、斜长石等连生,其综合回收利用的可能性和技术工艺有待进一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