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脑卒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患病率高、经济成本高,因而已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也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大约有160多万人发生脑卒中,是冠心病心肌梗死人数的三倍,所以脑卒中目前是我国早发死亡和残疾的主导因素,我国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反映了危险因素暴露程度的不同,但也可能是地区之间脑卒中急性期的处理和急性期之后的治疗等的差异所致,包括二级预防以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长期管理等。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 1、卒中后生活质量(QOL)各领域变化情况;2、脑卒中患者QOL的影响因素,为改善脑卒中患者QOL提供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依据。方法:1、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8月-11月、南昌市第二人民医院7月-11月急门诊、住院病人。2、病例的选择:①发病在两周内(含两周);②排除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性脑卒中、严重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以及TIA患者;③年龄大于18周岁。3、资料的收集:所要收集的数据包括,所有登记病例的人口统计学: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卒中病理类型和住院结果。除了基线和出院时的评价外,所有存活的患者还需在发病3±1个月和12±1个月时进行随访。入院评分采用残疾等级量表,发病3±1个月和12±1个月采用脑卒中QOL量表。4、统计方法: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发病3±1个月和12±1个月时QOL、医疗费用和个人收入变化的差异;比较出院残疾等级间的QOL的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影响脑卒中QOL的因素进行logestic回归分析。所有的数据资料使用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分析。结果:1、配对t检验脑卒中后12±1个月和3±1个月QOL总分以及生理功能、家庭经济、心理状态、社会生活、医疗费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2、logestic回归分析检验影响QOL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并发症、出院残疾等级(P<0.01)。3、独立样本t检验轻度出院残疾、中度出院残疾分别与重度出院残疾的QOL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16)。结论:1、脑卒中发病后12±1个月QOL总体评分明显好于发病后3±1个月,卒中后QOL中的生理功能、家庭经济领域12±1个月比3±1个月明显恢复,但在心理状态、社会生活领域有所下降。2、年龄、并发症、出院残疾等级是脑卒中后QOL的重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