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头颈鳞癌是头颈部常见的起源于皮肤及黏膜上皮衬里的高侵袭性恶性肿瘤,从解剖位置上包括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和喉癌。头颈部恶性肿瘤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在肿瘤生物学行为上具有的强局部侵袭能力及易向周围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使其总体五年生存率持续较低。据统计,每年全世界有50万HNSCC新患者被发现,目前,吸烟,饮酒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HNSCC的发生有关。早期HNSCC治疗主要以手术或放化疗为主,晚期HNSCC以多学科综合治疗为主。在头颈鳞癌中又以喉癌、下咽癌最为多见,尽管目前医学治疗手段多样性,但患者的生存率还是比较低。随着有关于头颈鳞癌中异常表达的miRNA与头颈鳞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报道大量出现,为我们深入了解喉癌、下咽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巨大帮助。miRNA是非编码小分子RNA,近年来揭示出长度约为21~25个核苷酸,这些非编码基因在转录后水平上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或抑制靶蛋白的翻译,其机制就是结合到靶基因mRNA的3’UTR,从而调控其靶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发挥着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因此,阐明miRNAs在人类癌前病变中所扮演的功能角色,进一步丰富了肿瘤的预防及治疗手段,对抗癌进展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miRNA在人体组织和血液中的异常表达与癌变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反应密切相关,它们可以作为癌症标志物识别方面是非常有前途的研究对象。因此,在喉癌、下咽癌和正常组织之间寻找特异表达的miRNA有益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5例喉癌患者、5例下咽癌患者,收集排除基础疾病以外的正常对照人群5例,应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筛选出差异miRNA,通过生物信息分析,进一步寻找关键miRNA。结果:在喉癌患者中与正常组相比较,可以找出上调的差异miRNA总共23个,下调的差异miRNA有26个。在下咽癌病例组中与正常组对照测序,有上调的差异miRNA为12个,下调的差异miRNA为7个。结论:在喉癌组、下咽癌组和正常组三组的差异miRNA中进一步找出相关的关键基因,喉癌组和正常组中上调的关键miRN A为:hsa-miR-125b-5p,下调的关键miRN A为:hsa-miR-17-5p,hsa-miR-182-5p,hsa-miR-7-5p,下咽癌组和正常组上调的关键 miRNA 为:hsa-miR-125b-5p,hsa-miR-96-5p,hsa-miR-30a-5p,下调的关键 miRNA为:hsa-let-7a-5p,hsa-miR-7-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