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池内灌注卡托普利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ET和AT-Ⅱ的影响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bitian_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与内皮素(ET-1)、血管紧张素Ⅱ(AT-Ⅱ)之间的关系及脑池内灌注卡托普利对CVS的作用。 方法:24只成年新西兰白兔,体重2.5~3.5Kg,雌雄不拘,随机分成正常组、SAH组、治疗组,每组8只,采用视交叉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兔迟发性CVS的SAH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脑脊液中ET-1、AT-Ⅱ的浓度,病理检查基底动脉(BA)评价CVS,治疗组于模型建立后立即给予卡托普剂(0.1ml卡托普利溶于5%GS 20ml)脑池内持续灌注30分钟。 结果:SAH后血浆、脑脊液中ET含量及AT-Ⅱ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于SAH后第3天达峰值,经卡托普利脑池灌注治疗后ET-1及AT-Ⅱ含量明显下降。 结论:ET是SAH后CVS的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AT-Ⅱ可能通过促进ET基因表达影响CVS的发展,卡托普利对兔SAH后CVS有防治作用,为临床治疗SAH后CVS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其他文献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result of three-dimensional meshing of crown gear coupling ( CGC). Mathematic models of the surfaces of crown gear and internal
目的:探讨体液中的核基质蛋白22作为肿瘤标记物,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分析测定了318例尿液、22例肾囊性肿物囊液和43例胸腹腔积液的NMP22含量.
The fracture behavior of disordered and ordered Ni4 Mo alloy was investigated by tensile tests in hydrogen gas or during hydrogen charging. The results show tha
As a new method for dealing with any nonlinear or non-Gaussian distributions, based on the Monte Carlo methods and Bayesian filtering, particle filters (PF) are
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再加上软实力的稳步上扬,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对外传播作为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不可能在中国的全方位崛起中缺席。中国媒体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在Lanl2dz基组水平上对WnC0,±(n=1,…,6)团簇的各种可能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得出它们的基态构型,并对基态构型的稳定性和电子
一氧化氮(NO)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内源性小分子活性气体,为一种新型的细胞内信使分子和效应分子,其生物学作用涉及机体各个系统。NO适量生成时,在机体的血管紧张
背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以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继而引起右心室肥大、右心功能衰竭,并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的一大类疾病。其肺血管的基本病理变化,早期以肺动
目的:角膜内皮炎是以角膜内皮混浊、后弹力层粗大皱折、深基质水肿及角膜后沉着物(KP)为主要临床特征,部分患者可伴有眼内压升高和虹膜睫状体炎.自1982年Khodadoust首次报告二例
利用MOPAC软件中的PM3方法研究了2种新合成的噻吩类席夫碱化合物,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分子中起生物活性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噻吩环和吡唑啉环,它们可能具有生物活性;且分子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