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植物整体生长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19900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林业信息化已成为21世纪的重要发展趋势,以计算机为手段对植物生长进行建模与仿真,将为探索植物生命的奥秘和生长过程的规律,以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质量带来新的契机。虚拟植物是目前植物模拟研究的前沿,对研究生物工程、农作物的育种栽培、环境的调控、植物学教学和病虫害的管理等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是现有植物模型大部分还是对植物地上和地下分开进行模拟,而对植物整体生长的研究较少。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讲,这样产生的植物模型不具有生物学特性,忽略了根系与冠层的匹配问题,不适合在农业生产和科研教学中应用。   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虚拟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以植物整体作为对象,已成为虚拟植物研究的新追求。由于植物的生长是根与冠的整体生长,是通过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共同相互作用得以实现的。因此,构建植物整体生长的可视化模型,可更好地体现环境和根、冠关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才能真正的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科研教学中。   因此本文以典型的易于观察和测量的植物水仙作为研究对象,在大量试验观测基础上研究并建立水仙整体的虚拟植物模型,进而构建出水仙整体的虚拟植物模拟模型及其可视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一个虚拟植物整体生长系统,对水仙植株整体的生长过程进行模拟,验证了水仙整体模拟模型从侧面对植物根、冠异速生长模型进行了验证,为研究植物整体生长发育状况提供建模方法和可视化模型,从而在植物学教学中使学生在植物冠层与根系漫游,不受时间的限制,灵活地观察到虚拟植物整体的三维动态生长过程,可以使教学达到更加满意的效果。   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水仙根和叶的形态发生模型   在分析水仙根和叶的形态结构特征基础上,基于试验观测数据建立根的生长模型及叶片的形态模型;根的模型主要通过实验数据建立的曲线拟合获得;基于物理学和生物学,构建叶的形态模型包括叶脉曲线数学模型和叶片轮廓模型。   (2)建立植株整体的拓扑结构模型   基于植物学的知识,通过模型假设,根据双尺度自动机原理建立水仙整体的拓扑结构模型。同时引入生理年龄和异速生长理论,结合水仙的形态发生模型和动态生长模型,得到不同生理年龄植株的器官形态进而建立水仙整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3)水仙整体生长模型的可视化验证   基于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方法,采用模块化编程,对水仙整体生长模型进行了可视化验证。通过相关生长参数控制水仙整体的形态结构变化,对不同生理年龄植株整体生长进行了可视化模拟,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结果与水仙植株的形态结构变化规律一致,从侧面进一步验证了植物根、冠异速生长模型。
其他文献
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代表了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由于OLED具有超薄、全固态、主动发光、高亮度、高对比度
激光冲击多点复合成形是一种利用激光产生的冲击波并结合多点模具而使板料成形的新技术,包含了两部分内容:激光冲击凹模仿形和预应力激光喷丸成形,它可以实现板料的快速柔性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文字文化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感受优秀的文化,也可以开拓视野.但是因为文言文毕竟是古人惯用的表达方式,导致文言文教学难度一
爬壁机器人重要性日渐被发掘,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结构设计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以爬壁机器人运动灵活、稳定,能越障为目标,提出一种运动可靠、控制简单的移
我国煤矿瓦斯事故发生频繁、死亡人数众多,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导致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预防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
零部件工作时,许多构件是处于高温状态运行,且承受波动载荷的作用,构件经常发生高温疲劳断裂破坏。采用先进的表面强化技术延长构件的服役寿命及可靠性,已经成为先进再制造工
空白焙烧-酸浸是一种常见的石煤提钒工艺,具有浸出率高,能效高,污染少等优势,但由于强酸浸出且选择性较差,酸浸液通常具有酸度高、杂质多的特点,影响后续钒的净化分离,造成产品质量不达标。传统的石煤酸浸液净化分离方法存在V损失大、药剂消耗量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一种环境友好型吸附技术—电容去离子技术(CDI)处理石煤酸浸液,研究了电极材料性能,确定适宜的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种类,讨论了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