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合作中的媒介角色

来源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b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合作的观察视角日益扩大,探索合作现象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如何描述科研合作状态、探索研究者科研合作行为,一直是广受关注的问题。尽管通过研究者的发文数量和合作数量,能够有效的分析各合作者都遵循合作规范条件下的科研合作情况,以及研究单元(研究者、机构或国家)合作论文数量的变化情况。但是仅计算频次,难以准确刻画研究者合作状态、科研合作行为以及合作过程中的知识交流。这就需要更多角度或研究方法进行相关的辅助研究和讨论。   社会网络分析提供关系角度的分析,有助于从关系角度分析研究者科研活动中的知识交流和贡献,有助于理解科学家的科研社会。但是,有必要对社会网络分析指标适用性研究,以找寻适合分析科学合作者的指标。   本文从关系角度着手,在社会网络分析的桥连结基础上,研究了科学合作中转接知识的研究者,提出媒介角色。采用质量混合的研究方法,观察科学计量学领域的科学合作现象,并且说明与反证媒介角色对科研合作现象的有效观察。   本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系统性的梳理了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内容,区分并且提出广义和狭义的社会网络分析。   2.在系统性梳理社会网络分析指标的基础上,实证分析科学合作者网络,提出社会网络分析指标在科学计量学中的适用性问题。   3.探讨桥连结在科学合作者网络中的应用与局限。   4.在桥连结研究基础上,提出适用于科学合作的计算五种媒介角色的媒介算法,用以拓展科学合作分析的视角。   5.基于媒介角色,将研究范围从个体媒介研究拓展到机构媒介研究。进行三个部分的观察:从宏观层面上,分析机构具有的主要媒介形式:中观层面上,得出科学计量学的科学中心—欧洲;微观层面上,探索个体媒介对机构媒介的作用。   6.使用内容分析方法,就具体两位作者,进行合作状态、个体科研合作行为、以及合作过程中作者的知识共享和科研贡献进行分析与讨论。研究结果验证了媒介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媒介角色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本文在桥连结基础上,针对科学合作者网络进行的媒介角色研究,丰富了社会网络理论和科学合作研究,有利于加深对科学合作现象的了解,深化科学合作行为的探索。  
其他文献
用户标注具有简洁、交流与共享、自由表达、推荐与检索等特点,但是它的平面结构使其很难适应语义网的需要,因而有必要进行语义建构,建立用户标注模型和语义联系,以便使用元数
把网络决策服务予以概念化,进而构成服务本体,设计服务本体活动的服务平台.基于服务本体、服务平台和Web服务技术,提出服务本体驱动的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MA-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无论是对于民族的振兴还是学科的发展
针对图书馆图书供应商选择由多个专家根据多个指标进行决策的特点,考虑每个指标下的决策者权重,建立一种混合型多准则多层次群决策模型。首先,对各决策者以数值进行评价的定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与知识信息频繁的交流密不可分。组织之间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组织拥有的独特信息,特别是隐性知识。知识的获取能力和开发能力在当今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谁能在第一时间内获取或开发出到在行业内最新最重要的知识信息,谁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主要位置。由此可见知识传输的方法和工具是至关重要的。在此背景下,知识转移的作用越凸显出来,国内外针对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也随之展开。知识门户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平
虚拟团队是一种任务型组织,其虚拟性、流动性和参与主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虚拟团队知识转移过程必然有着区别于一般团队知识转移的特征要素和过程特性.在分析
描述中文叙词表本体共建共享系统(OTCSS)所提供的WebService API(Onto Thesaurus-API)。OntoThesaurus-API现有7类16个通用的API,用来满足M2M形式的术语学服务,并可根据新的
针对影响网络用户不参与网络调查的因素,运用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法从被调查者角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奖励、调查形式、调查内容、技术能力和个人信息因子是影响网民不参
期刊
从论述构建IR联盟的优势入手,说明IR联盟是促进开放获取的有效形式。然后基于国内外IR联盟的发展现状,从组织管理和技术结构两方面分析国外IR联盟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最后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