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国际投资兴起,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客观上需要金融机构提供贸易结算、资金融通等跨国界的服务。金融自由化、信息科技技术进步、融资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等使以银行业为主体的金融业全球化成为可能。展开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银行业在更高层次上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目前,对银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还比较缺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走出去”战略时由于缺乏理论指导,而不得不在实践中艰难探索。本文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并对其在内部动因、区位分布、进入方式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希望对现有理论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本文主要基于邓宁的OIL范式,将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运用比较法,深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本文分为七部分: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行文结构。第二章简单介绍商业银行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理论。第三章简要描述我国商业银行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第四章对比分析了中外商业银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第五章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第六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最后一部分对全文做简要总结。
经过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我国商业银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股权结构不合理;海外机构分布集中,全球网络不完善;海外机构盈利能力低;缺少创新力,业务基础化;缺少高端人才。
2、针对存在的问题给政府和我国商业银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给政府的建议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营环境,优化法人治理结构;给商业银行的建议是重视人才储备、提高创新能力,完善全球战略布局,重视跨国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