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国际传染机制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zhi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金融危机日益频繁。近20年来,金融危机在多国间同时或相继爆发的群发性和传染性特征更加明显。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由于全球经济与美国经济保持着高度的相关性,此次金融危机迅速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经济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研究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并建立和完善有效风险防范机制,对确保各国的金融安全及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机制为研究核心。首先,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理论与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将金融危机国际传染机制分为国际贸易渠道下的传染机制、国际资本流动渠道下的传染机制、净传染机制及季风效应,并进一步将国际贸易渠道下的传染机制分为贸易溢出机制和产业联动效应,将国际资本流动渠道下的传染机制分为外商直接投资渠道、银行渠道和资本市场渠道。然后在此基础上,以美国金融危机为例,通过对比危机前后各国经济指标的变化,实际论证了金融危机的各类传染机制,并构建VAR模型,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实证检验了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传染。虽然检验结果显示次贷危机对我国内地金融市场的冲击并不大,但此次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动荡对我国金融市场的间接影响及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却不容忽视。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股票市场、外汇储备和汇率稳定、国内消费和就业情况等均有影响。最后,本文提出我国防范与治理金融危机传染的措施。政府应从增强信心,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稳定金融市场入手进行危机治理。同时,我国应完善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并积极参与区域金融合作,以防范金融危机的传染,从而确保我国金融安全,经济稳定发展。
其他文献
江苏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凭借自身的区位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给食物、能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人口的迅速增加又加剧了能源和环境问题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经过十年的精心准备,备受关注的我国创业板市场已经推出。然而,纵观全球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历程,更多的国家是带有制度模仿的痕迹,虽然在上市标准、监管制度等方面相差不大,但是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