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子氮化技术在铝基体表面原位制备氮化铝层的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202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化铝(Al N)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陶瓷材料,其具有高热导率(320W/m K)、良好的耐腐蚀性、高电阻率、高硬度和耐磨性,在电子电力、机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通讯以及众多工业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广泛的潜在市场。在铝基体表面形成的Al N层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其耐磨性能,而且能够拓展铝在半导体等电子行业的应用。传统制备氮化铝层的方法有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喷涂法、等离子浸没离子注入法等,这些方法形成的氮化层是直接沉积到基体表面,而等离子氮化法是在基体表面上通过化学反应直接原位形成渗层,结合力更好。等离子氮化法在钢铁表面应用技术已趋成熟,具有渗氮速度快,生产周期短,变形小,渗氮温度低等特点。因此,采用离子氮化法在铝基表面原位形成氮化铝层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纯铝为研究对象,针对铝表面氧化膜阻止氮原子渗入,难以形成氮化铝层的难题,采用先轰击铝表面去除氧化膜,然后再进行氮化处理,得到了厚度为6~7μm的氮化铝渗层。用XRD、SEM、EDS和三维形貌等方法对轰击后试样表面和离子氮化后的渗层进行分析和测试,并对氮化铝渗层进行了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能研究。为铝及其合金表面进行离子渗氮处理提供了有效尝试并进行了基础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预处理采用离子轰击方法去除铝表面氧化膜。以氩气和氢气为气源,通过改变轰击气体组成及含量、轰击时间和轰击温度等参数,观察表面氧化膜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Ar:H2=1:1(氩气和氢气的体积流量均为0.25 slm)气氛中,轰击温度为480°C,轰击时间为1.5 h条件下,得到的表面更有利于后期氮化处理。(2)将预处理后的试样,通过改变氮化气体、炉压、氮化的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探讨了铝试样表面离子渗氮层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如下:以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体为渗氮气氛,其含量为N2:H2=3:1(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流量分别为0.75 slm、0.25 slm),炉压为265 Pa,氮化温度480°C,保温24 h时,可得到氮化层厚度为6~7μm的渗氮层,渗层由立方闪锌矿结构的Al N和少量的α-Al相组成,试样表面硬度为213.5 HV。(3)对纯铝和氮化处理24 h后的试样表面进行XPS和EPMA分析,探究了铝基体表面通过化学反应原位形成渗氮层的机理。(4)将不同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氮化试样浸入1N HCl中,放置不同的时间,根据其失重量探究其耐蚀性能,进而研究氮化层的腐蚀机理。结果发现在氮化温度480°C,保温24 h氮化工艺条件下,失重量最小。通过SEM观察腐蚀后试样表面形貌可知,表面形成的致密的氮化铝层是提高耐蚀性原因。(5)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氮化试样进行了摩擦磨损实验,发现480°C氮化24 h条件下的试样摩擦系数曲线平稳且数量最小,SEM观察磨损后试样表面磨痕形貌和三维磨痕深度,其表面磨痕窄而浅,表明该工艺下形成的氮化铝渗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因此,要提高试样表面的耐摩擦磨损性能,需在铝基表面形成致密且较厚的渗氮层。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参柏止痒洗剂联合聚焦超声仪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外阴白色病变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给予聚焦超声仪治疗,观察组51例在此基础上联合参柏止痒洗剂外洗,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外阴瘙痒、外阴弹性、外阴疼痛及外阴色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高于对照
期刊
学位
湘江流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湘江流域的产水量对于维持流域生态系统安全和区域内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干扰的不断增强,湘江流域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使水资源出现季节性和地区性的匮乏,并经常出现一定程度的旱情,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还严重影响流域的生态,导致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下降。因此厘清湘江流域产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能更好
学位
门式起重机具有作业能力强、通用性广等优点,主要用于一些大型仓库、港口码头以及室外的货场等。然而起重机的传统设计方法需经过一系列的产品制作流程,设计效率低,生产周期较长,因此引入虚拟样机技术实现起重机的虚拟开发流程,缩短生产周期,节省社会资源。本文根据门式起重机的结构特点,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门式起重机虚拟样机模型仿真模拟各工况的运动,以此来推测物理样机的动态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MG3
学位
纳米纤维素具有可再生、可生物降解、比强度高、表面易于修饰等优异特性,成为增强聚乳酸(PLA)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理想选择之一。但纳米纤维素较强的亲水性、较差的热稳定性一直是限制其在疏水性聚合物中应用的主要因素。为了改善纳米纤维素与PLA基体之间的界面相容性,需要对纳米纤维素进行表面改性,但多数研究是采用先制备纳米纤维素后改性的两步法,存在周期长、步骤繁杂的问题。本论文提出采用机械化学法,以3-氨丙
学位
柔性透明导电薄膜(FTCFs)对于新兴的柔性电子器件至关重要,其在柔性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超级电容器、触控面板、智能窗户等领域广泛应用。目前大规模使用的透明导电薄膜(TCFs)主要是由氧化铟锡(ITO)制备的,但是由于金属铟的储量较少,导致由其制备的TCFs价格较高。其次,ITO的机械脆性也使其难以满足柔性电子器件的要求。因此,近些年许多ITO的替代材料被开发出来。在众多替代材料中,金属网格因
学位
水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依托,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缓解水资源短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探索出高质量发展路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模式的有力支撑。黄河河南段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在水资源约束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探索出黄河河南段高质量发展路径,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顺利实施的前提。因此,开展水资源利用水平与高质量发展路径优选方法研究,对促进黄河河南段乃至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进程具
学位
链刚性与强烈的π-π相互作用决定了共轭高分子可形成不同尺度的结晶结构,通过改变共轭高分子聚集态结构可以调控器件的宏观光电性能已成为共识。高分子结晶遵循典型的成核-生长过程,初级晶核尺寸接近薄膜厚度且分子链受限扩散困难,导致高分子超薄膜中不易发生均相成核。由于晶格匹配程度高,自晶种具有很高的成核效率。高分子薄膜中自晶种的密度与分布主要取决于初始结晶结构及空间受限和界面效应影响下片晶熔融与重结晶的竞争
学位
二维材料MXene因其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高导电性、光电和表面亲水性等特性,在电磁干扰屏蔽、光热转换和太阳能蒸发等领域被广泛关注。本论文以MXene为填料,通过简单的喷涂和浸涂工艺等将其与聚合物材料复合,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多功能MXene基聚合物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在电学和光热等方面的应用。论文具体分为以下三部分:(1)将MXene与聚吡咯(PPy)进行物理混合,得到MXene/PPy油墨后,再
学位
钛合金熔炼工艺中,真空感应熔炼生产的钛合金质量好且成本低,是理想的钛合金熔炼方法,但由于钛合金化学性质活泼,在高温下会与常用耐火材料发生反应,导致在使用真空感应熔炼工艺熔炼钛合金时,出现钛合金侵蚀坩埚并影响钛合金质量的现象。因此,研发一种具有优异高温稳定性以及抗侵蚀性能的新型坩埚材料是钛合金熔炼技术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Ca,Sr,Ba)ZrO3高熵陶瓷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并表现出对Ti Ni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