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复发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seking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健康。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为0.96%。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CHB患者约2000万例。乙型肝炎病毒(HBV)进入机体后,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清除受感染的肝细胞,从而造成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引起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是HBV的持续感染。因此,抗病毒治疗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关键。目前抗HBV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干扰素疗程较短,但大多数患者疗效欠佳,且副作用较多。因此患者往往需长期服用核苷(酸)类似物,但停药后病毒复制仍可重新恢复,出现病毒反跳,导致病情复发,甚至病情恶化出现肝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然而关于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尚缺乏充分研究。为深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停药复发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我们进行了本研究。对象和方法:采用横断面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济南市传染病医院2011年1-12月服用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住院治疗的患者。调查其性别、年龄、户籍、医疗保险种类,记录用药前病程,核苷(酸)类似物种类、疗程、疗效,用药前、停药时和复发后的血清学指标、病毒性指标及复发后的生化学指标,以同期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人口学资料及入院时的生化学指标、乙肝血清学指标与病毒学指标。将停药患者按是否为快速复发(停药后5个月内复发定义为快速复发),以及停药复发后是否出现肝功能衰竭各自分组进行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chi-square检验,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检验,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快速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停药复发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假设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停药复发患者384例,初治患者1127例。停药复发患者中,男性315例、女性69例,年龄中位数为42(19-78)岁,有吸烟史56例(14.6%)、饮酒史48例(12.5%),存在肝硬化基础的100例(26%)。服用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LAM与ADV联合患者停药到复发间隔时间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5(1-60)个月、4(1-46)个月、7(2-24)个月、4(2-21)个月、4(1-33)个月。停药复发后57例(14.8%)出现肝功能衰竭。384例患者入院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BV DNA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280(11-4454) U/L.204(14-2972) U/L.30.15(4.4-901)μmol/L.41.2(17-54) g/L、76%(11%-119%).3.7x106(1.8x103-4.3x108)拷贝/ml。停药复发患者与初治患者临床特征比较与初治组患者相比,停药组患者具有更高的男/女性别比及不同年龄组分布(P<0.001)。有饮酒史、吸烟史的比例更低,其中饮酒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吸烟史差异具有边缘意义(P=0.056)。停药组肝硬化患者较少(P=0.038),但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比例高于初治组(P=0.018)。入院时停药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更高(P<0.001),PTA水平则低于初治组患者(P<0.001)。两组患者愈后未见明显差别(P=0.429)。停药后快速复发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384例停药患者中187例(48.7%)快速复发。与非快速复发患者相比,快速复发组患者年龄中位数更大(44岁vs41岁,P=0.006),有饮酒史的比例更高(16%vs9.1%,P=0.041),停用药物为ETV的比例则低于非快速复发组患者(2.1%vs9.1%,P=0.003)。两组患者存在肝硬化基础的比例及停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入院时快速复发组患者具有更高的ALT、AST、TBil、AKP水平(P<0.05),病死率也更高(6.0%vs3.0%,P=0.013)。有高血压病史、吸烟史的比例快速复发组患者高于非快速复发组患者(9.6%vs4.6%、18.2%vs11.2%),差异具有边缘意义,P值分别为0.053、0.052。调整性别、乙肝家族史、肝硬化病史、核苷(酸)类似物服药时间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饮酒史、年龄大于60岁是核苷(酸)类似物停药慢性乙型肝炎快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ETV抗病毒治疗则是保护性因素,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2.21(1.11-4.4,P=0.024)、3.29(1.19-9.13,P=0.022)、0.16(0.05-0.52,P=0.002)。停药复发后出现肝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停药复发患者中57例(14.8%)出现肝功能衰竭,年龄中位数大于未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患者(48岁vs42岁,P=0.002),有肝硬化基础的比例也更高(49.1%vs22%,P<0.001)。两组患者不同年龄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停用LAM、 ADV、ETV、LDT、LAM联合ADV治疗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比例分别为22%、8.8%、13.6%、10.5%、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调整性别、乙肝家族史、服药时间及是否快速复发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肝硬化基础、停用LAM是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2.83(1.5-5.31,P=0.001)、2.29(1.26-4.18,P=0.007)。结论: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后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损害较未应用核苷(酸)类似物的患者更重。饮酒史、年龄大于60岁是核苷(酸)类似物停药慢性乙型肝炎快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ETV抗病毒治疗则是保护性因素。快速复发患者肝损害更重,病死率亦高于非快速复发患者。存在肝硬化基础、停用LAM是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沙集立足镇情,按照"经营城镇"的理念,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沙集镇面积6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
目的制备姜黄素-羟丙基-β-环糊精(CUR-HP-β-CD)包合物,并对其进行性质考察。方法采用搅拌-冷冻干燥法制备CUR-HP-β-CD包合物,以HPLC法测定姜黄素(CUR)的量;运用正交试验法
为降低特征维数并提高分类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ReliefF算法、互信息和类可分性法的多评价准则融合特征选择方法。利用序关系分析法确定3种评价准则的重要性权值系数,按照多评
本文研究了一种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与风能发电技术相结合形成的风光互补高效提水装置,为解决电力缺乏地区的灌溉用水难题提供了借鉴,有效地保障了山区群众农业用水需求,
圆周率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经常要用到的数学常数.圆周率的计算与研究过程,不仅蕴含着数学文化的浓浓气息,其产生的深刻影响也渗透到人类文化诸多领域,对数学文化及人类文
<正>据英国大学协会(UUK)官网2019年2月25日消息,UUK于当日发布了一份旨在对教学卓越框架(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TEF)的前景开展独立审查的报告。TEF是英国政府推行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淋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淋菌性前列腺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
作为环境关心社会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地与环境关心的关系近年来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现阶段,伴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乡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而环境
2013年5月12日是母亲节,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良友剧团师生携志愿者86人,应邀来到海淀区大柳树社区,为社区二百多位70~80岁的白发母亲们,表演了他们今年新创作的教育论坛
学习风格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性诸种要素 ,并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特点 ,根据学习风格的要素及特点 ,可以采用四种教学策略 :视—听—动教学策略 ;讲—演—练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