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电生理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q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的诱发研究目的旨在探索在ARVC的电生理检查过程中,高频刺激与常规程序刺激对于诱发VT的对比研究并明确室速诱发的特点能否为ARVC的诊断提供价值。背景室性心动过速(室速,VT),尤其ARVC室速(ARVC-VT)是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中的一大难题。虽然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和导管消融已取得一定突破,但在器质性室速的导管消融方面进展缓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室速的病基、机制以及消融策略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在电生理研究中对于诱发室速、复制临床室速以及评价消融终点等仍存在较多分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临床室速的诱发率,为进一步研究室速的机制提供基础,评价电生理研究中诱发室速的方法、高频刺激和常规程序刺激对于VT的诱发率的比较以及在对照研究中评价诱发室速的频率、室速的形态、持续时间等特征对于ARVC室速诊断的价值。方法62例诊断为ARVC患者(男性46例,女性16例),年龄17~62(39±13.7)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29例以常规程序刺激(包括S2、S3、S3三个期前刺激)和Burst刺激(≤240bpm)诱发VT;B组33例以高频Burst刺激方法来诱发ARVC-VT,其刺激频率为250-340bpm之间,从250bpm开始刺激,每次刺激较上次增加1 Obpm,直到心室不应期或达到340bpm。若上述2种方法仍不能诱发VT,静滴异丙肾后,再重复上述刺激。86例明确诊断为阵发性室上速(PSVT)的患者(男性51例,女性35例),年龄14-72(42±37.2)岁。排除器质性心脏病,随机分为A组46例,B组40例,进行射频消融术成功后即进行上述刺激。分别比较ARVC及PSVT两大组的室速诱发率(%),诱发出室速的形态,室速持续时间,以及比较2种不同方法(A和B)对于诱发室速的效能。结果两大类患者中均显示A组的诱发率明显高于B组,ARVC组较PSVT组更容易被高频刺激诱发出室速,且诱发出的VT形态多、持续时间长、室速发作时的频率快,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 PSVT组用A和B两种诱发方式对室速的诱发率、形态数量、VT持续时间、VT频率以及静滴异丙肾后各项指标之间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频Burst刺激显然较低频分级Burst刺激以及常规程序刺激在诱发ARVC患者的室速中有较高的效能,为研究ARVC室速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且ARVC室速的诱发率、形态数量、VT持续时间、VT频率较无器质性心脏病者有显著性差异,可考虑作为一项诊断性参数辅助ARVC的诊断,筛选出需要干预的患者。第二部分: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速的动态基质标测研究背景室性心动过速是ARVC患者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多数ARVC室速起源于异常的电生理病基,所以确定致心律失常病基有助于室速的定位和确定消融策略。非接触性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EnSite3000)可以进行ARVC室速的动态基质标测,确定室速传导的关键峡部从而指导制定合适的消融策略。方法本研究入选了62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男性46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9±13.7岁。其中20例患者有晕厥史或晕厥前症状,7例患者曾植入ICD。将多极矩阵电极(MEA)经左侧锁骨下静脉送至右室心尖部或经左/右侧股静脉途径送至右室流出道部位构建右室模型后,于右室心尖、流出道、游离壁、间隔部位分别在起搏和窦律下进行DSM标测;之后诱发室速,通过EnSite3000系统做动态基质标测,ARVC室速的机制主要包括:局灶性、微折返型和大折返型,局灶起源和微折返机制的VT多分布在低电压区,而三尖瓣环周围、右室流出道是大折返波阵面的主要传导区。消融方式根据标测结果决定,包括在VT起源点消融、异常病基的片状消融、环三尖瓣口、右室流出道的线性消融等。结果62例患者共诱发出138种室速,室速的平均频率为226±32.2bpm,室速频率范围从130bpm至310bpm。92种室速的频率大于200bpm。62例患者中有44例患者有2种以上的室速形态。于非接触式标测的指导下进行病基消融。即刻成功率为89%,其余的患者均获消融改善。结论在EnSite3000系统的指导下的动态基质标测有助于寻找VT的最早激动点,明确心动过速时腔内等电势图沿阻滞线、解剖屏障、慢传导区或病变组织的波形运动,能明确标记激动传导径路从而指导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速的消融。第三部分: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速射频消融的研究目的旨在探索非接触式标测指导下消融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背景心内非接触式标测提供一个快速而准确的等势图,从而有利于指导消融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方法32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男性26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37.2±13.8岁。这些患者均接受了射频消融手术。其中14例患者有晕厥史或晕厥前症状,另有2例患者曾植入ICD。结果32例患者共诱发出67种室速,室速的平均频率为210±32.2bpm,室速频率范围从130bpm至310bpm。42种室速的频率大于200bpm。32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有2种以上的室速形态。于非接触式标测的指导下,标出室速的最早激动点,行片状消融。平均随访28.6±16个月(9-72),无一例患者发作过晕厥或晕厥前症状,无一例患者死亡。手术无任何并发症。在随访结束时,81.3%的患者在不用药物的情况下,无室速发作,其余的患者均获得消融改善。结论在非接触式标测的指导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快室速经片状消融后,可消除室速发生的病基,使室速难以诱发。未植入ICD的患者未出现心脏停搏或猝死,某些患者于消融后可能会出现延迟效应。
其他文献
目的被誉为世纪恶魔的艾滋病正在全球肆虐.根据国家最新资料,我国于1985年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人.截止今年6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6 08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 111例,
在医院日常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收费工作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当前新医改的背景之下,医院收费工作的 顺利开展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医院整体经济效益。在医院经营管理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58-02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才得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  一、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保障高效课堂实施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首先要提升自身专
通信基础设施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民生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也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当今世界对互联互通的需求日益强烈,特别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以来,做为连
在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常被视为古代与近代的分水岭,而鸦片战争前后正是中国诸多社会问题日渐显露并趋于严重的时期。当时,不少地区经济凋敝,灾荒连年打击,民生艰难困苦,呼唤并考验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的迅速发展,静态图像的压缩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本文回顾了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发展史上的主要的几种标准:二值图像压缩标准、JBIG、JPEG、JPEG-LS、MPEG-4VTC、PNG和JPEG-2000。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系统维护和规划管理,是信息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对网络管理、用户管理、IP地址管理、用户系统文件管理及用户数据资料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技术维护和规划管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伴随其血管并发症的出现,糖尿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氧化应激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