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湖泊生态需水研究——以厦门杏林湾为例

来源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水质污染、湖滨带湿地萎缩、水位下降(波动大)、外海咸水入侵等压力,已严重影响到滨海城市湖泊淡水供应、旅游观光、生态调解等生态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确定和配置城市湖泊生态需水,以改善水质、维护一定水平的生态系统健康,防止环境退化,保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正常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鉴于此,本文以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在湖泊生态需水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研究厦门杏林湾生态需水。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在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的基础上,从分析城市湖泊营养状态的特殊性入手,论证得出响应型和非响应型湖泊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数(EHI)与营养状态指数(TSI)近似成二次函数关系。提出湖泊生态系统弹性系数,对生态系统健康指数(EHI)做出适当改进。改进后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数(EHI)能够更好地反映各类型湖泊的健康状态,完善了Xu等的EHI理论并扩展其应用范围,是目前最为接近Costanza对HI定义的可量化计算的数学公式和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厦门杏林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2)从生态系统健康角度对湖泊生态需水概念加以界定和再认识,对湖泊生态需水研究的目的、理论基础、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需水关系做了初步研究探讨,对计算方法做进一步改进,提出了更加实用的湖泊生态需水确定原则。 (3)本文以厦门杏林湾为研究案例。首先对区域发展规划、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识别。其次,全面系统地对杏林湾水量平衡和水文调解进行了分析计算。再次,在杏林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水文过程与生态系统健康之间的响应关系分析,按照生态需水确定原则,研究确定了杏林湾生态需水。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为维持杏林湾生态系统健康,保证生态需水,从管理机构、政策法规、公众参与、技术支撑、数据信息和资金来源等6个方面对杏林湾及其流域综合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深入探讨。
其他文献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探讨了轨道清污车辆的吸风口与道床距离、吹风口偏角、走行速度三个关键因素对吸污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了优化运行参数.根据正交试验结果,采用多元非线性
一维的阳极氧化钛纳米管(Titanium Oxide Nanotube, TONT)阵列为电荷传输提供了直接的通道,作为电化学能量转化和储存器件的工作电极具有很大的潜力。对于TiO2纳米管在光催化
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层合板(Glass Reinforced AluminumLaminates,简称GLARE层合板)是由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高强度的铝合金薄板构成,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使用胶接技
α-TCP骨水泥能够在人体内自行固化硬化、具有优良的可塑性且固化产物生物相容性好,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骨修复材料。本文从原料和制备工艺角度出发,优化α-TCP的制备方
针对弹性体伸缩缝进行粘接性能试验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聚氨酯弹性体伸缩缝结构,分析了伸缩缝国内外相关试验标准,设计了一套新型的拉伸、剪切和静载试验方案,并与传统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前应用于现场的钢轨气压焊设备存在人机交互界面差、操作不方便、在焊接过程中经常出现死机现象等问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影响了焊接质量。因此,对钢轨气压焊设备
随着海洋石油开采和海上油运的发展,海洋石油污染日益严重。清除海上溢油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现在生物修复法越来越成为治理海洋石油污染的技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