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受国际科学教育发展趋势的影响,我国一些中小学开始尝试融合多种课程优势的“STEM”教育。但是,中国文化背景下,STEM教育能否显著提高学生的科学创造力缺少有力的实证依据。本研究采用横断设计和问卷调查法,比较STEM教育和一般科学教育环境下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水平差异,进而了解现阶段小学STEM教育对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影响。在保证被试同质性的基础上,在南京市选取了两所学校,分别考查了三年级学生和六年级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水平状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STEM教育背景下六年级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水平优于一般科学教育环境下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水平。而两个学校间三年级学生科学创造力水平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进行STEM教育的学校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水平优于一般科学教育的学校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水平。此外,学生创造力水平的性别差异,仅存在于STEM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六年级学生的个别项目上。另外,小学生科学创造力水平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升。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为小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如下建议:第一,以STEM教育为依托,丰富小学科学教育形式。第二,淡化学生性别与角色定位,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关注。第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重要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