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高校在招生录取、经费使用、学科发展、机构设置、基本建设、物资采购、干部聘任和奖金分配上的自主权越来越大,掌握的资源也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国家公共事业单位中社会关注的焦点。但与此相对应的是,高校的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却没有及时有效的跟进,许多高等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外部监督不到位,导致了高校行政权力异化,甚至权力腐败和行政违法情况的发生。随着我国法治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要求的不断强化,加强高校行政监督,完善行政监督制约机制已经成为现实的客观要求。本论文从分析、认识高校行政权入手,展开对高校管理体制和高校行政权力来源、特征和类型的论述,剖析了高校行政主体地位和行政权力的公共性。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简要介绍和梳理了高校当前行政权力异化和权力腐败的现象、特征和产生的原因。同时,从社会生态环境的视角,分析了高校行政监督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接着,围绕高校行政监督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个维度,总结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监督的发展过程与现状,剖析了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监督在执行主体、法律法规依据、行政监督方式和监督效能等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体制机制方面的主要原因。本文在阐述行政监督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国外行政监督的研究成果和西方发达国家教育行政监督在行政监督立法、完善行政监督体系、明确监督责任主体、发挥监督机构职能方面的有益实践经验。并在上述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的现行管理体制,提出了加强高校行政监督的主要思路。即:加快教育行政监督立法,推进高校行政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加强监督的独立性,健全高校行政监督机构设置;强化高校内部和外部监督,完善高校行政监督工作机制。本文在提出主要思路的同时,注重在措施和路径上的具体建议,对于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和高校自身构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行政监督体系,加强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有着一定的实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