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临沧花岗岩基位于著名的“西南三江构造成矿带”南段,是古澜沧江洋演化、消亡,保山地块与思茅地块发生陆一陆(弧)碰撞造山运动过程的重要岩浆记录,是云南省出露面积最大的复式岩基。多年来,在广大铀矿地质工作者的努力下,临沧地区新生代盆地的铀矿找矿工作有了较大的突破,落实了七个中、小型与煤、锗、镓共生和伴生的铀矿床,临沧花岗岩基作为这些新生代盆地的基底,为盆地砂岩型铀矿提供了丰富的铀源,也预示着临沧花岗岩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沧花岗岩基位于著名的“西南三江构造成矿带”南段,是古澜沧江洋演化、消亡,保山地块与思茅地块发生陆一陆(弧)碰撞造山运动过程的重要岩浆记录,是云南省出露面积最大的复式岩基。多年来,在广大铀矿地质工作者的努力下,临沧地区新生代盆地的铀矿找矿工作有了较大的突破,落实了七个中、小型与煤、锗、镓共生和伴生的铀矿床,临沧花岗岩基作为这些新生代盆地的基底,为盆地砂岩型铀矿提供了丰富的铀源,也预示着临沧花岗岩基有较好的铀成矿前景。本文在系统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区内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区域地质调查,编制完成了研究区部分1∶25000~1∶50000铀矿地质图、侵入岩浆构造图、地面伽玛总量等值线平面图、地面伽玛能谱等值线平面图等基础图件,通过对区内地层、岩浆活动、构造、蚀变的调查,大致查明了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对临沧地区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及典型铀矿床(点)的成矿特征等进行较深入研究分析,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研究区地处吉塘—澜沧古岛弧带上,“临沧花岗岩基”主体受控于澜沧江大断裂,区内断裂、褶皱构造发育,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和深大断裂的活动为成矿提供了大量的热源和矿物质来源。2.总结了研究区内花岗岩型铀矿化地质特征,认为存在构造碎裂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铀矿类型,以前者为主。3.通过两年的物探工作,认为双江和凤庆地区地面伽玛能谱等值线平面图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高异常晕及异常晕展布主要分别受NW和NE向构造控制。4.依据研究区已查明的铀矿(化)点带的成矿地质特征,认为铀矿化受断裂、岩脉控制,其中断裂构造是区内主要控矿因素。区内近南北向的澜沧江大断裂控制了区内的构造格架,其NW向和NE向的次级断裂为控矿构造,矿体多产于两断裂的交汇部位。5.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圈定了双江701地区C级铀矿找矿靶区(面积5.4km~2)和凤庆黄草坝C级铀矿找矿靶区(面积6.23km~2),明确了区内主攻铀成矿类型为构造碎裂蚀变岩型。
其他文献
绒布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地块北部,地层区划属康马—隆子地层分区。通过野外区域地质填图、研究区外围路线踏勘、大比例尺实测剖面,室内镜下薄片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结合室内综合研究成果对绒布地区早白垩世甲不拉组岩石组合特征、沉积相、构造背景及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将研究区甲不拉组划分为两段:甲不拉组一段(K1j~1)以灰黑色—灰黄绿色页岩、灰黑色泥岩和粉砂岩组合为特征,主要岩性为灰黑色页岩
干沙河稀土矿床是中国第四大稀土矿床,现探明储量60万吨,本文采用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组成等研究方法对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矿体主要产于干沙河霓辉正长岩和霓辉正长斑岩中。矿石中矿石矿物以氟碳铈矿、氟钙碳铈矿、辉钼矿、黄铜矿、斑铜矿、闪锌矿、方铅矿为主,主要的脉石矿物包括方解石、石英、萤石、重晶石。根据矿脉穿插关系、围岩蚀变和矿相学观察,划分出四个成矿期,分别为岩浆成矿期(I
热流体对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改造普遍,且研究不断深入,但多期次叠加的热流体活动改造后的胶结过程及流体环境演变尚待深入探讨。本文精选靠近塔中地区南北两侧主要断裂带的中2井和顺6井两口钻井,对其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内的多期类似的方解石胶结物,进行了手标本观察、包裹体薄片镜下观察、流体包裹体测试、阴极发光以及LA-ICP-MS等测试分析,系统开展了两口钻井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内不同期次胶结物的
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与普及,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与人类生活、生产及资源利用息息相关的土壤质量研究也成为热点之一,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能够为土壤治理与保护提供重要依据。然而目前比较成熟且被广泛应用的评价模型通常采用重金属元素含量为评价指标,缺少对评价区域实际地形特征的综合考虑,无法对土壤质量进行一个动态的具有预测性的综合评价。因此,本文基于KPCA和GIS等方法手段构建了一
研究区地处滇西三江地区南段,属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重要结合部位。频繁的岩浆活动和复杂的构造背景,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火山岩,尤以三叠纪忙怀组火山岩为代表。前人对忙怀组火山岩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并未准确厘定研究区内忙怀组火山岩岩石组合特征,且对成岩构造环境还存在着较大争论,同时尚未对忙怀组火山岩开展含矿性分析。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剖面测制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忙怀组开展岩石组合、酸性火山岩地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是一种唇形科鼠尾草植物,是我国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之一,对心脑血管、肿瘤、癌症等疾病具有治疗作用。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机体内主要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中心,参与机体内的抗氧化作用,清除过氧化物等有毒的物质。丹参和硒都具有抗氧化活性,但作用机理不同。丹参抗氧化活性主要源自于其丹参酮类、酚酸类和黄酮类与活性氧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
安宁河是凉山的母亲河,是上百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栖息之地,也是四川省的第二大粮仓,重要的反季节蔬菜主产区。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开发对区域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查明区域内矿产开发对流域影响的程度和途径,对于指导矿山开采和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依托四川省地勘基金项目“四川省安宁河谷地区农业地质调查”,以安宁河流域冕宁-德昌段的水系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水系沉积物中元素流域的空间分布特
岩爆灾害是高地应力条件下硬脆性围岩的一种典型工程地质灾害,岩爆发生机制与破坏模式一直是岩爆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在国内外岩爆发生机理及岩爆地质力学模式研究基础上,对拉林铁路隧道岩爆发育分布特征及发生机制与地质力学模式进行研究。首先对研究区区域地质环境与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然后根据区域地应力场与地应力实测值及地应力反演对工程区地应力进行分析评价;再通过分析岩爆发生特征及发育分布规律并结
四川平落卤水中富含锂、钾、硼、铷等元素,其中钾、硼的含量很高,分别达到53.3 g/L和4.99 g/L,工业开发价值可观。传统的提盐开采工艺中,因钾硼混盐的形成,使后期钾的提纯难度增大;同时,硼在氯化钠析出阶段的夹带损失较大,其自身的回收率也不理想。为了较好解决该问题,本文拟采用溶剂萃取法,在提钾工序之前,将卤水中大部分硼提取出来,并制成相应的硼酸产品。试验了新合成硼萃取剂羟基胺类化合物及传统高
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州康定、道孚和雅江三县交界处的甲基卡稀有金属矿田,是世界上最大的硬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之一。本论文跟随专题项目组分别于2016和2017年对甲基卡矿田进行了两次野外地质调查与岩矿体露头采样观察,并选取X03号和No.134号脉作为矿脉代表进行简单分析。根据野外地质特征研究成果,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研究工作,进行矿田矿化类型及元素组合特征的分析研究。论文的完成以期为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