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汉语的话语标记已成为会话分析与口语语法重点关注的对象,有关话语标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本文选取口语对话中高频使用的话语标记之一“你看(说)你”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谈话类节目和电视剧对白以及CCL语料库的材料,结合浮现语法理论和会话分析理论对这类话语标记作全面细致的考察。本文主要从话语标记“你看(说)你”的基本特征、所处前后话语语义关系、语用功能、形成机制和使用特点等五个方面来开展研究。论文共计包括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以及意义,概述了话语标记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重点介绍了“你看(说)你”的相关研究现状。此外,还简要说明了本文采用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章,简明扼要地分析了口语中“你看(说)你”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用法,即“你看(说)你”作为话语标记和非话语标记的用法。其中非话语标记用法可以分为线性序列和跨层组合两种类型,数量上以跨层组合的居多;话语标记用法则是“你看(说)你”作为整体的虚化用法。另外,本章还重点分析了话语标记“你看(说)你”的基本特征。第三章,探讨“你看(说)你”所处前后话语语义关系与语用功能。对语料的分析显示,“你看(说)你”在话轮分布上表现出较强的倾向性,其在话轮之中的分布占绝对优势。而其所处前后话语的语义关系也相对较为丰富,因此本章重点讨论了话轮之中的“你看(说)你”前后话语的语义关系。并从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两个角度分析“你看(说)你”的语用功能。其语篇功能主要包括话轮功能(形式上的)和话题功能(内容上的)两大基本类型,而人际功能涉及七种人际互动功能。第四章,考察了“你看(说)你”的形成机制和使用特点。就其形成机制而言,本章尝试利用历时语料,从重新分析、主观化和交互主观化、情态意义的浮现三个角度讨论其演变历程与虚化机制。此外,还将依据现代汉语的共时语料,探究“你看(说)你”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语境的褒贬和交际主体的倾向性。第五章,概括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