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墨美两国劳工运动的跨国合作及原因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anyw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墨西哥与美国劳工的跨国合作及其原因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全球化及地区经济一体化勃兴的背景下,墨西哥与美国两国国内劳工团体联合人权与环境保护主义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借助在《北美劳工合作协议》框架下的跨国和跨政府的合作,将维护劳工权益这一传统议题与全球化扩张下的捍卫人权与社会正义等目标相结合,以跨国倡议网络的形式实现了跨国、跨领域与跨阶层的广泛合作。  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墨美劳工运动发展进程的考察,可以看出北美劳工运动的跨国合作呈现阶段性的特征。通过对墨西哥客户工业反妇女妊娠检验运动的案例研究,论文揭示了两国劳工合作的过程及路径。通过对体系、国家及参与运动的行动主体这三个层次的分析,论文对劳工运动实现跨国合作的主要原因及参与运动的各主要行动主体的动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论文认为,墨美两国的劳工团体冲破国界及身份的限制,实现了跨国、跨行业和跨阶层的联合,这既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新形式的社会运动,也可以说是反霸权力量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霸权式生产体制”向全球扩张的抵制。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探讨非基于法律行为物权变动制度。非基于法律行为物权变动是指由法律行为以外的其他法律事实所导致的物权变动。与基于法律行为所导致的物权变动不同,非基于法律行为
2005年7月31日,我国正式成为《蒙特利尔公约》缔约国。自1999年该公约出台以来,我国大量相关法学者便撰文研究该公约对我国生效后对我国民航业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冲击,由于机组人
2006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立法上承认了一人公司存在的合法性,我国立法对一人公司态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我国公司法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一人公司法律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现代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镇一体化的发展需求,我国大量农村土地被征收,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政策、法律、制度滞后及执行等原因,导致
外交保护可谓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起源于一国对海外国民利益的保护。外交保护作为一项国际习惯法早已被国际社会所接受,经典的巴塞罗那公司案对公司外交保护进行了深入讨论。随着
自1993年县市长选举开始,国民年金成为国民党、民进党竞选攻防主轴以来,透过行政机关、两党、利益团体、技术官僚与学者专家等否决者间的竞逐,历经「分立制」与「整合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