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斜轴区域采场围岩破裂特征及其与微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bostang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随着浅部资源的逐渐消失,地下开采的比例越来越大。而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地应力水平不断增高,开采的安全性越来越差。尤其是随着重点矿区进入深部特殊构造区域开采,以冲击地压、矿震等为代表的动力灾害,无论是发生的频率,还是发生的规模以及危害程度都明显加剧。目前,在深部开采过程中,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的孕育机制和诱发机理亟需进一步探明,尤其在地质构造影响区,动力灾害的致灾过程和致灾条件更加复杂和多变。初步研究表明,向斜轴区域煤层开采过程中,受高构造应力的影响,强矿震、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发生得更加频繁且破坏性更强。甘肃省砚北煤矿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冲击地压现象显著,2502采区的02工作面位于砚北煤矿向斜轴区域,回采过程中诱发多起强矿震和冲击地压事件。以此为工程背景,针对砚北煤矿向斜轴区域高构造应力环境,围绕矿震孕育载体“围岩特征区”,通过地应力测量、地应力场反演、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理论分析及岩石力学实验等技术手段,初步研究了向斜轴区域采场围岩破裂特征及其与微震活动的相关性,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获得了砚北煤矿向斜轴区域的应力场特征及其采动应力演化规律。砚北煤矿250202工作面所处向斜轴区域属于高应力集中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为水平方向,且具有较高应力水平,是该区域强矿震孕育和频发的根本原因。受向斜轴区域高水平构造应力影响,回采面前方围岩和沿倾向两侧围岩内最大主应力呈现越靠近向斜轴部应力增加梯度越大的变化趋势;相比之下,对竖向应力的影响较小,其主要受岩层埋深所影响。(2)获得了向斜轴区域采场特征区围岩在采动过程中的动态破裂规律及其微震事件分布特征。根据向斜轴区域采场围岩在采动过程中的变形破裂特征,将采场围岩划分为不同特征区域。统计分析了采动过程中不同采场围岩特征区内微震发生频次和释放能量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一次强矿震或冲击地压事件在不同围岩特征区内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3)发现了向斜轴区域高水平构造应力环境下煤层开采,覆岩运动规律及采场围岩特征区应力分布具有变异性。通过对砚北煤矿向斜轴区域工作面开采的相似模拟试验及现场回采面支架工作阻力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并分别对向斜轴区域采场围岩特征区的应力分布特征及其在采动过程中演化规律进行理论计算和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受向斜轴区域高水平构造应力影响,覆岩运动规律及采场围岩特征区应力分布规律均具有变异性。(4)揭示了向斜轴区域采场围岩特征区内微震活动特征及其与应力状态的相关性。将微震事件按不同围岩特征区内岩体破裂机理进行分类,分析了不同围岩特征区内微震事件的能量和震源处岩体的应力特征,获得了采场围岩特征区内微震活动特征与其应力状态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依据G-R关系中微震参数b值及其物理意义,将微震事件按采场围岩特征区分区统计计算,获得了不同采场围岩特征区内微震活动特征,从而揭示了向斜轴区域不同采场围岩特征区内岩体应力状态在采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同时,以此规律对向斜轴区域工作面进行强矿震危险区划分,经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验证,表明此方法准确率较高。
其他文献
本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将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研究的核心是寻找到合适的路径,使其可以更好地融入高校,为高校服务,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形成全员育人
电视传媒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是数字信息传播技术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是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随着互联网计算机、广播电视、
极化与电磁波另外的两个特性——振幅和相位,在传递信息时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描述电磁波极化及其演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电磁波的极化描述,前人针对不同边界条件和初始状
相比传统的定标方法,基于自发参量下转换(SPDC)的自校准辐射定标光源具有自身绝对、可在任何时间和空间准确复现的技术特色,且观测结果与遥感器衰变无关,能避免传递误差累积,
针对由于配电网线路短、分支多而造成的单相接地故障行波波头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广义S变换和Teager能量算子(Teager Energy Operator,TEO)来检测故障行波波头的双端
施蛰存写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一批心理分析小说,被楼适夷误批为新感觉主义,又被严家炎错划为新感觉派,应该彻底纠正。严著中的中国新感觉派的概念不能成立,既违反基本的逻辑常识,又不
本文考察了中日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期间,民族心理的一系列变化,认为民族心理的急剧变化,不仅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而且是五四运动深入发展的驱动力量
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也可以将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还有多种转换的方式. 姚云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利用电子白板的克隆、旋转、平
通过计算和实验,对高温换热器的烟气侧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换热器中换热管合理的纵横向间距,证明用金属辐射网是强化高温烟气传热的有效方法;并用实验数据讨论了烟气流速及
数学建模是一种经典解题方法,数学建模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所学知识点。采用数学建模方法可以顺利实现数学有效教学。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低年级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