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大规模的能源消耗所产生的CO2等温室气体(Green House Gases,GHG)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潜在威胁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对外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我国对外贸易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发展迅猛,进出口总额以18%的年均增长率增长了近100倍,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与此同时,在1979~2001年间我国的CO2排放量增长缓慢,从2001年入世伊始,我国的CO2排放量的年均增速达到10%以上。不难发现,我国CO2排放的变化趋势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有相似趋势。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运用Matbal R2012b软件与投入产出模型相结合的方式,采用2002~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及其延长表的数据,主要选取煤炭、焦炭、原油、柴油、汽油、煤油、燃料油、天然气共8种燃料作为各行业部门的主要能源消耗源的CO2排放系数,从而计算出其直接碳排放系数和完全碳排放系数。根据本文研究发现:我国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是导致我国碳排放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其资源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就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呈现出显著增加态势,在世界CO2排放总量中的份额日益扩大。通过本文实证研究结果可知:我国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从2002年的15.8亿吨上升到2010年的32.4亿吨,增长了2.05倍;迅速扩大的中国出口贸易额,规模效应使隐含碳排放量增加显著;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和生产技术提高(强度效应)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隐含碳排放量减少,但弱于规模效应影响;结构效应不能确定其是否对隐含碳排放量的变动有影响,隐含碳排放量随着贸易结构的优化而减少,而贸易结构劣化会导致隐含碳排放量的增多。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包括:一是本文选择汽油、煤油等8种燃料作为各行业部门的消耗源,较之前的文献选择煤炭、原油、天然气3种燃料作为碳排放源多出了5种,计算结果更为合理和科学;二是本文在计算隐含碳排放以及分析其驱动因素时不仅只是从总体进行分析,还从28个行业部门和三次产业三个不同的视角进行比较分析,使得分析更加全面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