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字》的悲剧审美内涵与精神价值指向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洁是当代中国以显赫的创作实绩确立文学史地位、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女作家。受到广泛推崇并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无字》,则是她精神和创作历程的集大成之作。这部作品的思想内蕴和艺术表现手法都异常地丰富复杂,学术界的研究和讨论也相当热烈。但深究文本复杂内蕴的精神实质者却甚为欠缺。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美学、心理学、文艺学、人类学及西方存在哲学等相关理论有机结合的学术视野中,来探讨作品的精神内涵及其所反映的深邃独特的历史文化内蕴,进而对创作主体的精神向度进行考察。 论文首先梳理张洁的创作历程和《无字》在其主体精神建构中的集大成特征,然后全面阐述《无字》呈现的女性生存悲剧多方面的具体内涵,探究文本对导致这种悲剧的时代文化局限的反思与批判。论文认为,《无字》表现出张洁对人的精神生存的深切关注,对女性获得真正的心灵解放以及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道路的深广思考,文本中浸透了作家永恒世界“求不得”、灵魂无法实现“诗意栖居”的精神苦楚,蕴含着“大哀无字”的浓重的生命悲剧意识。创作主体执着于终极意义的探寻以及由此出发对于20世纪中国生存状态的审美观照,使文本呈现出极大的艺术张力,在人类精神自由的道路上能够产生多方面深远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王安忆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位视野广阔而又富有深度、艺术自变力相当强的作家。但不管是描述以“大刘庄”或“小鲍庄”命名的乡村,还是展示上海的城市生活,对于生活“日常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