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咽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与术后咽瘘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oowew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下咽癌患者术前的营养风险与术后咽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于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7名符合纳入标准的下咽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对本样本中患者的术前营养风险进行评价,NRS≥3分为营养风险组,NRS<3分为非营养风险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的统计学方法探讨术前营养风险与下咽癌术后咽瘘发生的相关性,并以术后有无发生咽瘘作为“金标准”,以术前NRS2002评分作为诊断标准,计算其对咽瘘发生进行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NRS2002评分对下咽癌术后咽瘘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此次研究结果提示NRS≥3分的患者共有33例,且均为男性病人;<3分的病人有44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例。77例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42.9%。77例下咽癌患者中出现术后咽瘘者共有12例,总发生率为15.6%,其中在NRS评分≥3分者10例,约占总咽瘘人数的83.3%,<3分者2例,占总咽瘘人数的16.7%。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下咽癌术后咽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术前营养风险(P<0.01)、术前血红蛋白(P<0.01)、肿瘤T分期(P<0.05)、手术时间(P<0.05)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方式(P<0.05)等;经binary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患者术前营养风险(P=0.005,OR=22.345,95%CI=2.525-197.737)及肿瘤T分期(P=0.046,OR=9.671,95%CI=1.040-89.941)是影响患者术后发生咽瘘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NRS2002评分对术后咽瘘发生预测的灵敏度为75%,而特异度为80.0%,准确度为67.5%,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与64.6%。绘制NRS2002评分诊断下咽癌术后咽瘘发生的ROC曲线图,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为0.860。结论:下咽癌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NRS2002是评价下咽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的良好工具,对术后咽瘘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患者的术前营养风险、术前血红蛋白、肿瘤T分期、手术时间及行颈淋巴结清扫范围均为咽瘘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术前营养风险及肿瘤T分期是影响患者术后咽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下咽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进行筛查并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合理的营养支持,是预防患者术后咽瘘发生,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措施。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一系列报道都证明,在体内所有细胞的生物膜上,免疫细胞膜内的VE浓度最高。VE对于维持免疫细胞膜的结构的有一定作用,VE缺乏必然影响免疫。本文就VE缺乏对免疫器官
2012年中国上半年内需疲软,工业企业投资回报率下降,原因在于过去的一年半,PPI与CPI的比例大幅下降,导致工业企业收入相对工资的增长率下降。贷款利率相对PPI偏高,存款利率相
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培养和引导而形成的,这就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耐受性 ,需要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植物逆境胁迫耐受性的复杂机制进行整合性研究 .植物逆境胁迫耐受性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可
<正>开封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建城史可追溯到夏、周,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沧苍历史,共历七朝。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开封厚重灿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产,这些历
尽管学界对高校教学方式改革问题已展开诸多探讨,但仍停留在理论上,教学方式改革实践显得缺乏。特别是我国中小学在新课改推动下已开始大量采用研究性和探究式学习教学方式之时
采用室温拉伸和剥落腐蚀、晶间腐蚀方法,结合金相观察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研究了T6、RRA、二次时效(T6I6)、双极过时效(T73)及高温预析出(HTPP)对7075铝合金力学性能
<正>影视艺术是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合称,是人类历史上比较年轻的艺术。它是一种综合艺术,是综合了声、光、色、电的现代技术,熔各种艺术因素为一炉,成为时空结合的视听艺术
<正>在全球文化一体化、数字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美术馆的角色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在国民文化提升和整体艺术建构中,美术馆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近些年,"美术馆作为一种知
汉代牛的数量很多,但在战争或自然灾害的影响下,牛的数量会急剧减少。牛主要用来耕地和拉车。牛耕在汉代得到了普遍推广,并出现了"一人一牛三犁"的先进耕作技术。秦汉政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