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学变异,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原语文本中的语言、词汇、句法、修辞手法等层而在译语文本中发生变化的现象。本文以诗学理论为视角,通过比较分析《莎士比亚戏剧放事集》、《杨柳风》、《安徒生童话》、《快乐王子集》等经典儿童文学著作的不同译本,从诗学变异的表现形式、翻译中的诗学变异策略和诗学变异对原语文本的可读性、童趣和文学性在译语文本中的保留产生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诗学变异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诗学变异主要表现在语言、结构、文化因素和修辞手法等方面。同时,作者发现,诗学变异并不总是积极的,有的诗学变异是消极的。第二,翻译策略或方法如增译、删译、改译、注释或脚注以及儿化词的选用和句式的改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儿童文学在翻译的过程中产生诗学变异。第三,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诗学变异会对原语文本的可读性、童趣和文学性在译语文本的保留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与诗学变异的形式(积极或消极的)有关,即当积极的诗学变异出现的时候,其产生的影响也是积极的,诗学变异能保留原语文本的可读性、童趣和文学性,或增强译语文本的可读性、童趣和文学性。消极的诗学变异带来的便是消极的影响,会减弱或破坏译语文本的可读性、童趣和文学性,亦或使原语文本的可读性、童趣和文学性在译语文本中丧失了。本文研究成果对于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而论,对诗学变异的研究能唤起研究者对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诗学问题的感知,使研究者们关注儿童文学翻译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诗学理论问题,从而为诗学理论研究范畴的拓宽提供了案例。从实践上而言,本项研究结果能为儿童文学翻译实践带来一定的启示,即译者应该在翻译过程中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来促成诗学变异的产生,从而提高儿童文学译本的可读性,欣赏其童趣和文学性,为儿童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与接受提供翻译诗学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