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资源是我国能源消费主体,煤炭产业是山西省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煤炭产能过剩问题的不断加剧,山西省煤炭企业经营困难,亏损严重。煤炭市场的衰退使得近年来山西省GDP增速均处全国倒数。作为煤炭资源大省,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现已成为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严重制约着山西煤炭产业和山西省经济发展。对于山西省煤炭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本文主要尝试研究了过剩程度如何,为什么过剩,怎么解决过剩三个基本问题。本文首先对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做了简要分析,然后利用产出序列推演生产边界的方法估算了山西省煤炭产业1990-2015年的产能利用水平,估算结果显示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呈现上下周期波动态势且山西省煤炭产业在2011年以后又进入了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其次,在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的成因中,本文主要利用宏观经济波动、产业转型升级、政府干预以及产权的相关理论,结合山西省煤炭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过剩成因做了理论解释,主要结论为:宏观经济下行造成的下游需求不足、山西省经济发展过于依赖煤炭产业、政府在资源整合过程中的不当干预以及国有企业的产权缺陷问题皆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山西省煤炭产业的产能过剩;同时,又采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四大成因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的结果与理论分析较为吻合且产业转型升级不畅、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煤炭产业所造成的煤炭产业固定资本存量过高是山西省煤炭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最后在对策建议中,本文依据山西省煤炭过剩成因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依据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过剩具有明显的周期特征,本文建立了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状况综合预警体系,通过观察预警指标的状态与变化,对山西省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和实时调整;加快山西省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治理煤炭产能过剩具有战略性意义,能够帮助山西省从根源上治理煤炭产能过剩;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煤炭产能配置的市场化是山西省煤炭去产能以及避免煤炭产能再次过剩的关键;山西省煤炭产业的经营主体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高效运营将有利于解决煤炭产业产能过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