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官员“语言腐败”现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on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败”一词是当今中国涉政话语中的高频词汇之一,其种类也不一而足,然而有一类腐败却较少引起人们的警觉,即“语言腐败”。“语言腐败”虽不是一项新事物,但却已然在中国政治社会中扮演着“主要蛀虫”的角色。就官员的“语言腐败”而言,其表现出“假大空”的典型特征,从实质分析,则是政府及其官员在政治行为发生、过程与结果这一系列进程中严重纰漏的凸显,也是我国政府和公权力失范的一种主要表现。不论就政治文化的发展还是实体政治社会的成长,“语言腐败”都会导致政治不信任、政治冷漠等危害,不利于政治制度的健全、国民性格的塑造、官民关系的融洽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希望从官员“语言腐败”的来源、类型、特征、原因、危害、治理等方面来透视官员“语言腐败”的发展脉络,以期对我国当前的“语言腐败”现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总体框架上,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介绍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通过对“语言腐败”已有研究成果的回顾,把握本文所要研究问题的研究现状,然后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讲述了目前“语言腐败”现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下文的叙述做好铺垫。第二章是“语言腐败”的类型与特征分析。首先将五种比较典型的,并且危害政治社会发展的“语言腐败”的类型列举出来,做一类型学分析,以深化对“语言腐败”这一政治现象的认识。然后是“语言腐败”的特征归纳。对前一节所提出的各种“语言腐败”的类型,结合其表现形式,归纳其主要特征。第三章是“语言腐败”滋生的原因分析。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一章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各种语言主体、环境、媒介的分析,分析出现“语言腐败”现象的原因。第四章是“语言腐败”的危害分析。任何事情有因必有果,这一章从“语言腐败”对语言本身、对政府部门及其官员、对社会与民众三方面的负面作用来阐述其巨大危害。第五章是“语言腐败”的治理。针对我国当前盛行的“语言腐败”的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以规范我国官场的语言使用环境,也使得官员更加规范使用他们的话语权。最后一章是结语部分。对本文的核心思想进行总结。强调政府和官员要想做好民众的表率,处理好和民众的关系,树立公权力的权威首先就要重视“语言腐败”现象,并从根源处进行防治。
其他文献
[目的]梳理构建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概念框架模型,并从公共视角设计基本药物制度定量评价模型,评价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2009-2011年)的基本药物制度,比较各省份实施基本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治道”,是各家各派围绕着如何治国平天下提出的理论、学说、思想和观点。简而言之,即治国平天下之道,是中国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关注的焦点和核心。中国传
在当代中国,中共执政面临的时代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自然也就成为中共政党功能转换的时代要求。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党"的新要求,
<正> 1986年夏,在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内发掘出土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两个坑内共出土人立像、头像、跪坐人像、面具、兽面、罍尊等铜器,戈、璋、凿、瑷等玉石器,以及象牙
约翰·洛克一直被认为是西方近代哲学中典型的经验论者。然而,他的哲学思想并非一以贯之,其体系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国内学者对此缺乏认真的研究,长期把洛克定位在唯物主
如今,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地威胁到了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与发展,寻找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人类当下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
在人们生产生活之中对机械设备提出更高应用要求,加之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机械设计制造逐渐向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此种情况下,将计算机辅助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相结合就显得尤
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历了一次重大变革,原来由单位负责衣食住行的职能改为由社区承接,社区担负起社区成员的一切大小事务,逐渐成为城市基层社会尤为重要的组成方式。随着
“打工文学”可以界定为当下一种新的民间文化类型,其具备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与本体特质。然而,“打工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却遭遇本体变异的危险,其症候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创
21世纪以来,“三农"问题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连续十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三农”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同时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信息化在农业变革中的重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