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语负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先前掌握的语言知识一定会在二语的习得和使用的过程中产生影响。我国的中学生是在储备了一定的母语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外语的,因而必然会受到母语及其知识经验的影响。中学生尚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学习环境和语言运用能力有限,因此他们极易受到母语的干扰。由于英语和汉语不同的时态体系,学生很难理解不同于母语的时态体系而频频出现时态错误。时态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原因之一就是英汉时态体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汉语只是用一些虚词和副词表示时间的变化而没有动词形式的变化。英语的时态体系相对复杂,英语有多种时态并且每种时态都有相应的动词变化形式。英汉时态的差异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以迁移理论和错误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作者对大连市春田中学的两个平行班进行了一次实证研究。作者对中学生英语作文中常犯的时态错误进行分类,探究错误的原因,提出了以兴趣为导向的英语时态教学方法。本文以作文文本和问卷调查为实验工具,对中学生母语负迁移造成的时态错误进行研究。该研究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使研究更具说服力。作者以春田中学初二的两个平行班的6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的将其中的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控制班。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作文前测和后测。只在实验前后对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本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1)中学生英语写作中常见的时态错误是什么?2)为什么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犯时态错误?3)如何有效减少学生写作中母语负迁移造成的时态错误?通过文本分析表明,由母语负迁移导致的时态错误主要集中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和现在完成时四个方面。产生母语负迁移的原因主要是英汉语法规则的差异以及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模式。为了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作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对实验班采用以兴趣为导向的英语时态教学法,在课堂上结合有意思的活动和练习促进学生的英语时态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作者增加了英汉时态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英汉时态的差异。此外,作者鼓励学生增加目的语的语言输入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模式。经过实证研究证明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由母语负迁移造成的时态错误,这也是本文对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时态教学方面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