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提升了人们的食品风险感知水平,不仅对居民的健康、财产造成损害,也对政府信任、社会稳定等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风险感知具有建构性特征。人们基于主观心理因素认知食品安全风险,往往与实际的风险水平出现一定的偏差。本文首先基于Slovic的风险感知理论,构建分层线性回归模型,基于风险可控性、熟悉度和暴露程度三个维度,背景层解释变量选取地方经济能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提升了人们的食品风险感知水平,不仅对居民的健康、财产造成损害,也对政府信任、社会稳定等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风险感知具有建构性特征。人们基于主观心理因素认知食品安全风险,往往与实际的风险水平出现一定的偏差。本文首先基于Slovic的风险感知理论,构建分层线性回归模型,基于风险可控性、熟悉度和暴露程度三个维度,背景层解释变量选取地方经济能力、地方规范性文件数量及食品年度抽检次数等三个指标,个体层解释变量则选取性别、年龄、教育、婚姻、生育和户口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于居民的食品风险感知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女性、年轻、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受访者,以及已婚的城镇居民的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更高。地方的监管部门食品年度抽检次数对民众的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水平具有反向作用,抽检次数越多,居民对食品安全信息更熟悉,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水平越低,同时基于调节作用性别因素对食品风险感知将产生更小的影响。地方规范性文件数量对年龄层的影响表现出反向作用,而省级GDP指标则对年龄因素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食品抽检等政府监管举措对居民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具有显著的影响关系。同时,居民高水平的食品风险感知又将产生严重后果,侵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因此,本文在对政府信任多维度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Logistic回归模型,以食品安全风险感知为解释变量,纳入经济增长、打击腐败、社会信任、政治参与和人口统计学变量为控制变量,分析其对公众政府信任的能力、善意及诚信等不同维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食品风险感知程度低、政治参与度高、对经济增长和打击腐败评价高的被访者,表现出了对政府能力(competence)、善意(benevolence)和诚信(honesty)更高的信任水平。社会信任具有溢出效应,对政府能力、善意具有显著影响作用,而对政府诚信的影响不显著,体现了公众对政府信任的不同维度存在差异性。高学历者对政府能力信任程度低,对政府善意信任度高,对政府诚信判断的影响则不显著。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具体政策经济环境、个体特征两方面的视角,通过建立双层线性回归模型,重点考察了在公众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中,个体层面因素和环境层面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供了更具有实践性意义的监管建议。在食品风险感知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中,将政府信任细分为能力、善意及诚信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考察,反映了对政府信任不同层次的影响作用,从而补充现有文献的研究视角。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加速,创业型经济已经成为发展区域经济、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向与客观要求,创业活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与新动力之一。创业活动规模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财税、贷款、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与之相关的政策共同构成创业政策,创业政策是创业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与支撑。上海市作为全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高度重视创业活动推动工作,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2009至2
国际贸易格局的深刻变革,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阶段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都为我国企业的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经济环境下衍生出了新的雇佣关系,企业员工所面对的环境越来越多样化,在组织和社区中的嵌入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关于工作嵌入的研究数量较少,工作嵌入的相关研究表明,工作嵌入不仅对员工离职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对员工的工作表现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并且组织嵌入和社区嵌入对工作表现的影响不尽
2016年5月,国务院《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发布,批准了17个双创区域示范基地、7个双创企业示范基地和4个大学科研院所示范基地,指出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支持示范基地创新探索、试验先行,各双创区域示范基地的政府纷纷出台建设方案,以不同的方式方法推进政策实施,对双创示范基地内的产业发展及科技创新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双创区域示范基地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具有一些不足之
精神疾病是由内在的遗传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个体脑部功能受损失调的复杂疾病,涉及情感、认知、意志力和行为活动等多方面的障碍。精神分裂症和重度抑郁症是两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它们都具有高发病率、高遗传度、高自杀率、沉重的疾病负担等特点。虽然目前关于精神疾病的致病机理还不明确,但根据已有研究遗传因素是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核心因素。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生子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率高达65%~
随着物流政策的日益收紧、制造业生产过剩现象的逐渐凸显以及中美贸易战的升温,中小物流企业所运输货物供应链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中小物流企业若轻视与货物供需双方进行信息沟通的重要性,很容易在供应链中断时被抛弃,导致订单量大幅下降,因此货物供应链信息整合方面的实践对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通过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研究,对中小物流企业及其企业核心能力、货物供应链信息整合和企业绩效等进行概念界
随着集装箱拼箱业务的不断发展,拼箱作业导致的交通、成本问题逐渐显现。面对“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国际贸易增量,以及AI、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应用升级,航运业、特别是集装箱拼箱行业在“互联网+”转型后,正在寻求对业务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对运营成本的进一步控制。本文选择航运业中更具有改进需求的集装箱拼箱平台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循环取送货作业、整合取送货流程的方法,从门到门全流程的视角改进集装箱拼箱平台
随着芯片特征尺寸的下降和封装形式的革新,互连焊点的尺寸不断减小。以电镀法制备的铜柱凸点因工艺简单、抗电迁移和散热性能优良,在高深宽比芯片封装中应用前景广泛。研究锡焊料层特性对于铜锡界面生长的影响对于提高焊点可靠性意义深刻。本文选取不同添加剂的镀锡液和不同电流密度,首先探究两者对于锡层织构取向和晶粒尺寸的影响,基于此在多晶铜基底上电镀相同厚度、不同织构取向和晶粒尺寸的锡层,从侧视和顶视分别观察铜锡界
中欧班列已成为连接中欧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陆路贸易通道,发展潜力巨大。“一带一路”的环境可持续性一直备受争议,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标志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考虑“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的环境担忧,以及中欧班列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绿色“一带一路”背景下,首先从政府决策者的角度,研究了中欧班列的集拼中心选址问题。通过构建两阶段筛选机制,确定了31个集拼中心备选节点,并建
烯基硼酯是有机化学、制药领域和工业材料中广泛应用的中间体,通过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可转化成一系列的官能团,实现C?C,C?O,C?N,C?F,C?Br和C?I键的偶联。在报道的转化方法中,Suzuki-Miyaura反应和Petasis反应是硼试剂转化的最典型方法。考虑到烯基硼酯的重要性,化学家试图找到高效合成烯基硼酯的方法。本篇论文主要围绕铜催化的烯烃脱氢硼酯化反应的方法进行了科学与系统的
手术导航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医学影像的快速处理能力,通过为外科医生提供虚拟手术环境来辅助其完成手术,使外科手术朝着安全、准确、微创的方向发展。配准方法是手术导航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配准方法,如基于术前植入标志点的配准方法等,不适用于骨盆骨折等骨科外科手术,从而限制了导航技术在骨盆手术中的推广与应用。因此,本文针对骨盆手术导航技术中的配准问题,研究了基于超声图像的经皮无创配准方法,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