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最大利益”原则视角下的我国收养程序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tll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养作为建立拟制父母子女关系的一种行为,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被收养儿童在收养行为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却很难得到有效保护。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福利国家观念和儿童权利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利益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体现在收养制度方面,很多西方工业化国家都纷纷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作为指导思想,通过加强收养监督和完善相应的收养程序以更好地保护被收养儿童的利益。相比之下,我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制定了收养的法律法规,初步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收养制度。但在“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视角下,我国目前收养制度中的一些规定,尤其是收养程序方面的规定尚存在着许多不尽完善之处,非常不利于被收养儿童利益的保护。这次四川汶川地震之后,面对有严重心理创伤、亟需被收养的大量孤儿,我国收养程序中不利于被收养儿童利益保护的诸多问题进一步暴露了出来。因此,笔者拟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视角下对我国与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收养程序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我国目前收养程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能更好地保护被收养儿童的利益。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与实践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儿童、被收养儿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提出的过程及其内涵以及在收养中衡量“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具体维度。第三部分在“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视角下,把我国的收养程序与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收养程序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我国收养程序在申请环节、审批环节、监督环节中的问题。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汶川地震对我国收养程序已有问题造成的进一步冲击,然后在结合第三部分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的收养程序以利于更好地保护被收养儿童的利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笔者对全文作了总结,认为应在借鉴他国或地区先进做法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完善收养程序才能更好地维护被收养儿童的利益。同时,鉴于“儿童最大利益”原则运用时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收养机关在收养实践中始终要有人性关怀的理念和精神。
其他文献
通过对刑罚目的理论的回顾、梳理,本文作者发现,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在刑罚目的问题上并没有达成起码的共识,尤其是国内,学者们关于刑罚目的的观点更是五花八门。本文在界定
在分析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基础上,基于排队论建立了充电设施服务系统排队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充电设施服务系统在排队等候中的概率特征,并定量分析了充电设施的运行效率
分析昆明市金殿片区农业观光园缺少总体规划,重饮食轻文化,缺少特色规划等现状,提出将该片区规划为"一轴、五线、五功能区、一餐饮中心"的空间格局,并阐述各功能区的定位及规划
由于光叶珙桐的繁殖特点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光叶珙桐的天然分布面积和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已濒临灭绝。分析了三江口自然保护区光叶珙桐的种群特点,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资料,提
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创意”无处不在,创意产业因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而日益受到各国、各地区的重视,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寻求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效路
在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地域广阔,中国各区域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外直接投资不能单纯地追求数量上的高速发展,也要对其绩效进行考察,因此有必要分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而来的是城市化进程的急剧加快,房屋拆迁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与人民生活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但实际中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处遇的目的是“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使未成年犯罪人在接受教育改造后能顺利重返社会。在国家亲权理念、刑事司法个别化理论和恢复性司法理念的指导
我国的死刑政策一般概括为:现阶段保留死刑,坚持少杀、慎杀。坚持少杀、慎杀,最大程度减少死刑的适用,主要是司法层面的问题,即死刑司法控制问题。基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
本文以“波斯纳对法的客观性问题的研究”为研究对象。波斯纳批判了本体论的法的客观性和科学意义上的法的客观性,并主张建立交谈意义上的法的客观性理论,本文即研究这个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