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西学东渐以来,因明研究迎来了第二次高峰,但同时也落入了据西释中范式,学者们常常拿因明比附西方形式逻辑。因此,引入广义论证逻辑既可以突破西方逻辑视角下的因明研究,又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给因明研究到来新的活力。因明又有新古之分,通常以陈那创立新因明为界。而唯识七因明乃属于古因明时期的核心概念——古因明的发展成熟于佛教瑜伽行派,该学派以万法唯识为根本宗旨。七因明又作为古印度普遍逻辑即正理学体系的一部分,吸收了不少《正理经》的逻辑理论,且两者都有以量论作为其基础知识论的关于辩论的学说。首先通过详细阐明几项基本佛教逻辑概念与解析七因明七个方面为基础,再从分析文化背景角度切入,分别从社会语境、活动规范、论证规范三方面挖掘七因明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逻辑体系进而还原与刻画七因明的辩论模式。得出结论,七因明乃是一套关于立论者、敌论者、证论者三位一体的且具有自身文化特性的语言博弈理论,其中文化特性主要包括为信仰辩护和止辩。最后,从广义论证视角出发来做一个案例分析,即重新解读玄奘所立的唯识比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