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文献研究和临床观察,阐述阳气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重要意义,研究温阳散寒法及主方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1)文献研究部分:通过国内医学期刊数据库检索公开发表的临床对照研究病例和中医病因病机、证候研究论文,应用系统分析方法,进行证候分型统计分析;中西医对照治疗该病的疗效统计分析;中医温阳法治疗该病与西医治疗对照疗效的统计分析。通过研究历代古籍和现代研究进展,阐释阳气在过敏性鼻炎发病中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机理。 (2)临床研究部分:通过随机分组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中药小青龙汤加味:桂枝15g,麻黄5g,干姜10g,白芍15g,细辛5g,熟附子15g,五味子10g,炙甘草10g,苍耳子15g,丹参30g。肺气虚型加黄芪15g,炒白术15g,防风10g;脾虚湿困型加党参20g,茯苓30g,炒白术15g;肺经郁热型加:石膏15g,桑白皮10g,牡丹皮l0g。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10mg/Qd,连续治疗一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和疗效对比分析。 结果: (1)文献研究部分:404篇文献中涉及的证型共计35个,筛选出频率较高的20个证型从高到低依次为: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肺肾阳虚、肺虚感寒等;中医药治疗总有效率为85.35%,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温阳益气中药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清热通窍类中药治疗总有效率为74.2%,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6%,两组比较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临床研究部分:治疗组显效率6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经过治疗两组的症状体征积分均有改善,中药治疗组更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治疗鼻鼽从全身阳气出发整体调治,在扶阳理论指导下,以辨阴阳为总纲,临床注重扶阳,治疗阳虚所致鼻鼽病具有重要意义;温阳散寒法及主方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该病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