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软件产业、财务软件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我国软件业起步于80年代初,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IT行业的核心与灵魂。软件业产品主要分为:中文环境、财务软件、教育软件、MIS软件及一部分数据库开发工具,截止96年底软件业已形成销售额92亿人民币、从业人员50万人左右的产业规模。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软件业存在着产业规模小、投入不足、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财务软件业的发展与其他软件相比,呈现不同的发展结果,表现为市场占有率高(98年达90%)、市场竞争有序、软件的总体设计水平能满足国内用户的需要。二、财务软件产品及市场发育的特点分析1.得益于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包括:市场引入、市场推动及有效的市场监控。2.财务软件产品自身的特点。以完善的财务制度为依据、以稳定的业务流程为基础,各家软件开发商设计的财务软件产品具有通用性、严谨性、特殊性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为财务软件的开发推广,为财务软件避免盗版软件的冲击奠定了基础。三、当前财务软件中存在的不足1.产品功能方面存在的不足。表现在:软件的通用性与特殊性结合的不够好,难以满足用户一些个性化需求,而这些个性化需求代表着企业的管理特色;软件对信息的动态处理能力不够,无法满足用户信息实时处理的要求;软件的功能组合不够合理,各个模块的功能无法按用户要求进行拆分;软件的二次开发能力不够;数据结构的开放性不够,无法与其它软件进行信息共享。2.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的不足。表现为:财务软件业没有真正树立服务就是产品的观念;软件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单一;售后服务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四、影响财务软件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WP=4>1.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财务软件技术模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财务软件作为一种应用软件,其技术实现模式取决于开发平台(系统软件)、开发工具(编程语言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情况。2、企业管理模式对财务软件的影响。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财务软件的功能模式。软件要推动企业管理,而企业管理要求财务软件能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五、财务软件产品的发展策略1.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对财务软件发展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要求财务软件:功能设计上要更完善,能满足财务部门、各个业务部门的共同需要;信息共享方面能满足不同应用平台、不同数据库之间信息的平滑交换;信息采集要提供多种技术支持手段,满足企业信息实时处理的要求。2.财务软件的发展策略。设计理念:以企业管理全面信息化作为软件功能设计的基础和依据;产品结构:财务软件产品结构灵活,能根据用户需要提供不同层次的产品;实时性:对企业的各种业务信息能实时采集、实时处理,满足企业事前控制、事中处理、事后分析的要求;开放性:实现不同平台、不同数据库、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六、财务软件市场营销的发展策略1.客户定位。客户对象的定位要由部门主管转向企业主管。2.市场细分。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特殊需要,定制不同的行业版本。3.树立服务就是产品的观念。随着财务软件功能的复杂化,软件开发商为用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一软件产品,而是应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信息解决方案。4、财务软件咨询业的发展。大量财务软件咨询企业的出现,一方面使用户获得最优化的信息解决方案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使软件开发商将精力更<WP=5>多地集中于产品功能的完善方面,以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5.财务软件厂商与其他软件企业的合作。包括:技术联盟、产品联盟,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6.建立多种销售方式,对一些特殊的客户可考虑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或租赁方式。七、本公司(北京龙达科贸发展总公司)的发展对策研究1.激励机制的转变。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对于核心人员可采用内部股份制的方式激励员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及对公司的忠诚度。2.产品策略。继续加大专用模块或特殊模块的开发力度,突出产品的行业特色。3.市场策略。尽快完成本公司财务软件产品的评审工作,提高公司产品的知名度。另外,从公司目前的总体技术、资金情况看,应采取跟进策略,使公司的产品设计水平尽可能达到与国内先进产品同步的水平,同时根据市场的发展要求,在某些领域例如:ERP系统采取与其他公司合作的方式,以期以较短的时间、较低的成本扩大公司的产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