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合色素合成抑制剂以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为作用点,确保了动植物之间的选择毒性,具有低毒、超高效等优点,成为新型除草剂研究开发的热点。本论文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法,将嘧啶、苯并噻唑和苯并噁唑分别与吡唑进行拼接,在吡唑环的1-位上引入含氟基团和苯环基团,合成了22个新型吡唑醚类化合物,并初步评价了其对油菜、反枝苋、马齿苋、狼尾草、稗草以及马唐的除草活性。结果如下:1.吡唑醚类化合物的合成:以苯肼和2,2,2-三氟乙基肼为原料,与乙酰乙酸乙酯反应生成3-甲基-1-(2,2,2-三氟乙基)-5-吡唑啉酮和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这些中间体与杂环类化合物在碱性的DMSO溶剂中反应,获得吡唑醚类的新型目标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和LC-MS分析确认。2.吡唑醚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1)采用小杯法测试供试化合物分别在10 mg/L和100 mg/L的浓度下对油菜、反枝苋、马齿苋、狼尾草、稗草和马唐的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3a、3b、3d、4a、4b、4d表现出较好的除草活性。2)对除草活性较好的化合物通过温室盆栽法进行筛选,发现化合物3d在茎叶处理剂量750 g a.i.ha-1的剂量时对马唐能达到82%的抑制活性,并使马唐产生白化症状。化合物3d对油菜表现出与除草剂吡氟草胺相近的白化活性,化合物3d对禾本科杂草狼尾草、稗草、马唐的白化活性低于吡氟草胺。3)2,2,2-三氟乙基对该吡唑醚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有着重要的贡献,吡唑环4-位吸电子基溴取代的吡唑醚化合物对除草活性没有辅助效果,吡唑环5-位嘧啶氧基取代比苯并稠环类氧基取代对该吡唑醚类化合物除草活性有更好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土木工程项目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因为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所以项目质量管理的整个过程会非常复杂,所以做好各个阶段的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改
中国茶树种植历史悠久,而茶叶从神农尝百草开始被使用。唐代茶叶经济开始兴盛,宋代进一步发展,使其正成为一种真正独立和全国性的文化或事业。而茶树是种植者、茶叶的生产单
<正>鲁尧贤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94年第2期)发表《宋代文化的繁荣及其原因》一文,探讨历史学界基本公认赵宋一代的文化,为何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的高峰.作者认为
教师资格证国考对地方高师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倒逼机制。作为地方高师传统的专业,汉语言文学存在课程设置陈旧,学术含量高的选修课少;实践性课程少而流于形式,缺乏职业引导和
目的:两宋时期的文学体裁丰富多彩,其中笔记是宋代文人撰写较多的一种文体。笔记多为记录作者本人亲历亲闻之事,或读书之后的有感而发,记载详实,内容丰富。宋朝时期,文人士大
智慧校园是"互联网+"时代校园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和新的形态。本文在对"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的概念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等学校校园信息化发展实际,描述了高校智慧
目的:观察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PPH)后配合中药坐浴治疗Ⅱ-Ⅳ度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用PPH配合中药坐浴治疗。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特点及规律。方法:利用EXCEL和手工统计方法,对本院2006年12月-2007年11月360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60例报告中,女性
本文对当前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