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框架结构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速度的不断加快,有关系统和网络的安全问题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网络中的各种入侵行为严重地影响了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以及机密性,危及人们的正常需要.就此问题,人们提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概念.入侵检测系统是用于检测入侵并保护网络和主机的安全部件.目前,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大规模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成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大规模分布式入侵具有分布面积广、高速和超大数据量等特性.因此大规模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种环境下的分布式入侵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大规模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框架,使得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在其中协作完成对入侵的检测.该论文根据大规模分布式环境的特点提出一种具有分层式框架结构的大规模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这种大规模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根据网络规模的变化缩放自如地进行配置.而框架结构中的任何一个独立的节点都可以视为一个完整的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对入侵检测系统特点的归纳,我们为所有可加入入侵检测系统框架的入侵检测系统提出标准.该标准是一个具有四层结构的模块组成标准.符合该四层结构标准的入侵检测系统不仅是大规模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一部分,而且也是一个独立的入侵检测系统.整个入侵检测系统由多个功能模块构成,分层结构更明确地说明功能模块之间如何协同地完成检测工作.尽管各个入侵检测系统不尽相同,运作机制符合四层结构标准的系统都可以很好地完成大规模分布式入侵检测的任务.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传统TMA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利用多维测量信息的双基阵被动定位方法。双基阵被动定位方法不要求本舰机动,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测量信息,定位可靠性更高。 以球鼻艏阵和拖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网络对数据业务的需求也在爆炸性增长,据统计,有70%的数据业务发生在室内,因此,改善LTE网络的室内覆盖,是其部署成功的关键因素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当前的一项新兴的技术,已经成为无线通信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TI公司的TMS320C6711系列高速浮点芯片是目前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中性能最高的产品.该论文基于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相关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清、超高清和自由视点视频技术的兴起,人们对视频的观看质量和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视频编码标准,比如MPEG-4和H.2
超宽带通信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它具有高速率低功耗的特点,可以满足近距离高速无线传输的要求,并且对其它通信系统的干扰非常小。超宽带通信系统方案主要有两个,
本文研究了宽带MVDR(MinimumVarianceDistortionlessResponse)和互相关分裂波束两种高分辨率波束形成算法,以实现对宽带信号的精确测向。仿真结果表明,MVDR算法是一种比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