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经济总量的迅猛增长促进了劳动力就业联动因素的快速发展,尤其表现为政府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因素在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中的效应获得了极大提高。劳动力体系建设其实就是一个创造就业岗位的过程,最终目的是解决其就业问题。 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政策是一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决失业、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实现社会公平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多年来,我国政府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重要时期,就业压力相当巨大。因此,面对今后一段时期内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我们立足于本国的特殊国情,借鉴国外的财政与金融政策工具,探讨解决我国劳动力体系建设问题的新思路,最终实现充分就业。正是基于此,从对中外促进劳动力体系建设政策工具及其实践入手,进行了比较分析。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怎样运用国外促进劳动力体系建设政策工具的经验和结合我们国家的特殊情况制定科学和高效率的财政和金融政策以便减轻我们国家的就业负担是论文基本目标。 首先界定了劳动力的概念以及劳动力体系内容,阐述了财政与金融政策工具的具体内容,之后系统地探讨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财政与金融政策工具以及我国目前的财政与金融政策工具,分析国外解决劳动力体系建设问题的一般经验。通过中外财政与金融政策及其实践效应的对比,寻找我国建设劳动力体系的出路,最后提出了我国应对目前的劳动力体系形势的对策思考。 共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和研究限制。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劳动力的概念及劳动力体系内容,阐述了进行劳动力体系建设包含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劳动力培训、劳动力保障、劳动力流动以及劳动力使用。同时指出劳动力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区域内的充